【NOW健康 陳郁茹/台南報導】本土疫情持續擴散,自Delta、Alpha盛行時期,確診者出現血栓的機率就相當高,儘管Omicron輕症居多,但也不可小看其威脅性。協和家醫科診所醫師侯盈仲表示,病毒感染會造成全身性的發炎,雖然目前無法排除確診者2次染疫的風險,一旦再次染疫,身體再度發炎,恐怕引起血栓的機率會大增。
病毒入侵內皮細胞發炎 容易導致血栓發生
根據國外研究指出,染疫者發生血栓機率比未染疫者高。對此,侯盈仲醫師認為,血栓對新冠肺炎患者來說是蠻常見、也很危險的併發症。
關於新冠病毒增高血栓發生機率的原因,侯盈仲醫師說明,病毒感染會造成全身性的發炎反應,進而影響人體內皮細胞的抗凝血功能,促使血小板活化產生凝血,進而造成血栓的情況發生。
侯盈仲醫師補充,由於動脈血流快速,血小板不容易沉積附著,因此血栓較常發生於靜脈。反之靜脈血流比較慢,血小板容易附著在血管壁,導致小血栓,小血栓流過去漸漸形成活動式的血栓,再慢慢累積成大血栓,然後容易塞在人體的肺部、腎臟、心臟甚至是腦部。
▲侯盈仲醫師表示,若新冠病毒造成身體2次發炎的症狀絕對不會比第1次輕微,血管反覆發炎可能增加硬化危機,因此呼籲三高患者務必多加注意。(圖/侯盈仲醫師提供)
三高患者一旦染疫 恐增加心血管栓塞風險
針對容易出現血栓的族群,侯盈仲醫師坦言,血糖、血脂肪、血壓都會傷害到血管的內皮細胞,因此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的三高患者出現血栓機率較高,加上該族群本身就是中風、心肌梗塞的高危險群,倘若加上染疫,導致身體發炎,內皮細胞的接收器受傷,血液就更容易凝固在血管上,因而造成栓塞。
近期許多確診者康復後傳出有「長新冠症狀」案例,症狀可能與血管、肺部、腦部受到傷害有關,時間長達6個月左右;然而英國有研究發現,6個月之後,這些康復者在感染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風險增加。侯盈仲醫師表示,有些民眾在染疫前血糖恐已達臨界點,染疫後造成身體發炎,也就直接產生糖尿病症狀。
侯盈仲醫師強調,目前沒有人可以保證,確診後就不會再染上新冠肺炎,儘管染疫康復者在3個月內再度染疫的機率較低,但病毒可能基因突變,恐讓民眾再次陷入感染風險之中。若病毒造成身體發炎,2次發炎的症狀絕對不會比第1次輕微,血管反覆發炎可能增加硬化危機,因此呼籲三高患者務必多加注意。
確診者可多喝水、活動筋骨 以維持身體血液循環
侯盈仲醫師提醒,大部分確診的患者都有脫水、發燒的情況,一定要多補充水分,若身體狀況許可,要適度的活動,維持血液循環;另外,想要預防血栓的症狀,可以服用醫師處方級的銀杏葉萃取物,如循利寧等,或多攝取維生素C。針對本身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就算染疫後也請繼續服用本身的慢性疾病藥物,切勿擅自停藥或加重劑量,如有疑義可以諮詢醫師,請求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