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奇中心/綜合報導
▲許多犯人認為流放比蹲監更痛苦。(圖/翻攝微博)
中國古代有一種刑罰「流放」,對於很多犯了罪的人而言「流放」比「蹲監」還要痛苦。實際上,流放在古代是僅次於死刑的刑罰,無論是精神上還是身體上都是一種殘酷折磨,但為何古代犯人寧可死在流放地,「三大關鍵」讓很少有人會選擇逃亡。
▲古代犯人不敢跑路,擔心家人受連累。(圖/翻攝微博)
第一,無論是普通人還是因黨爭失利被貶的朝廷大員,他們一旦選擇逃亡,就意味著罪加一等,相比之下,安心服役或許還有一線與家人團聚的生機,畢竟古代的大赦還是很頻繁的,新皇帝登基、太子降生或者某地發生自然災害等等,都會大赦。比如宋徽宗在位26年居然大赦了26次,平均每年一次。
二,怕連累家人,古代常常聚族而居,一大家子常常住在臨近地區,如果被流放者逃亡,那麼流放地的勞役官在發現後,會及時上報,朝廷抓不到你,就會對付你的家人,這也是很多流放犯最忌憚的地方。
最後,由於古代交通不便,流放地更是崇山峻嶺,煙瘴遍地,選擇逃亡無非兩個地方,一個深山樹林,另一是逃亡塞外他國,但這兩個選擇難度都很大,且單打獨鬥死亡率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