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猴痘的治療照護。(圖/翻攝自「再浮現傳染病:深入猴痘、預控展現線上研討會」直播)
繼新加坡、南韓等亞洲國家先後出現確診案例後,我國上月24日也宣布,1名赴德國留學的25歲男學生於本月16日入境後,20日開始出現發燒、喉嚨痛等症狀,經採檢確認為猴痘,成為我國首例確診猴痘個案。雖並未再有個案,但疾管署已將「猴痘」列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讓民眾不免擔心。對此,感染科醫師表示,猴痘患者大多可以自行痊癒,且治療天花的疫苗對猴痘也有效果,但須留意兒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恐容易出現重症,呼籲未接種過天花疫苗或曾接種過但時間過久民眾,可考慮接種疫苗。
為防治傳染病及讓醫護更了解猴痘的流病與管控防治,台灣長期照顧感染預防暨控制學會今日舉行「再浮現傳染病:深入猴痘、預控展現線上研討會」。衛福部胸腔病院院長黃紹宗表示,猴痘臨床症狀跟天花相似,但相較輕微,患者會出現如發燒、畏寒、肌肉痛與淋巴腺腫大等。病患在發燒後一天至三天後,將出現如斑疹、水泡與膿包等皮膚病症,通常出現於臉部與四肢,狀況嚴重時,「疹子數目恐高達數千個」。
▲猴痘。(示意圖/翻攝自美國CDC官網、資料照)
黃紹宗說,兒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更容易出現重症,引發後續的細菌感染、肺炎與敗血症。他指出,目前歐美流行的猴痘病毒株致死率不高,大多數患者不需要醫療介入,就能夠自行痊癒,針對有重症高風險的病患實施支持照護即可。他說,目前沒有針對猴痘的特定治療方式,但因為猴痘與天花病毒相當相似,意味著天花的抗病毒藥物與疫苗可用來治療猴痘。目前已有數種藥物可用於治療猴痘,僅建議嚴重患者或免疫低下者使用。
前北市聯醫昆明院區院長、振興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顏慕庸則表示,要防治猴痘,接種疫苗很重要,研究指出民眾若約30年內曾接種過天花疫苗都還有保護力,但「沒接種過疫苗者」與「接種時間過長的年長者」,是感染風險比較高的族群,建議可接種疫苗。他強調,在還沒買到最新第三代疫苗前,就國內天花疫苗的儲量來講,稀釋後約能有3千萬劑疫苗。
另,針對部分族群遭污名化成猴痘高危險族群,顏慕庸引用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說法,強調只要與猴痘個案有密切生理接觸的話,不管是任何人、做了什麼事情,都有感染猴痘的風險。
疾管署本月7日晚間公布病毒全基因序列,證實其感染的是B.1西非株基因型,此基因型正是2022年歐美流行型別,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強調,比起死亡率恐高達10%的中非株,該西非株目前全球雖有超過7000例病例、但僅3例死亡。根據世界衛生組織7日表示,目前已接獲來自58個國家的猴痘病例的通報,總計超過6千名個案,案例多集中於歐洲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