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宣晴/台南報導
▲成大近海水文中心研究發現全台有至少30處海域容易發生奪命離岸流。(圖/成大提供)
夏日海邊戲水意外頻傳,台南漁光島就接連傳出溺水死傷事故,成大近海水文中心透過衛星影像等拍攝,首度捕捉到國內離岸流影像,發現離岸的流流速每秒可達2.5公尺,比奧運金牌游泳選手最快泳速還快,民眾在海中會發現被帶離岸邊,卻游不贏離岸流,可能最終因力氣耗盡溺斃。
成大近海水文中心主任董東璟指出,其實海浪只會將人沖倒,並不會將人捲走,全台許多海域都出現離岸流,離岸流主要是波浪破碎能量與海底地形引發,是垂直於海岸,將人帶離岸邊的海流,因為出現的時間不定,民眾很難看到發現,目前研究是以衛星攝影及高空拍攝等AI資訊科技深度量測離岸流。
▲成大近海水文中心透過衛星影像、AI等資訊科技拍攝到離暗流。(圖/成大提供)
董東璟表示,離岸流的流速每秒可達2.5公尺,而奧運金牌游泳選手最快每秒也只有2公尺,民眾下水後會發現自己被帶離岸邊,因為用力想游回岸邊,但卻游不贏離岸流,最後耗光力氣發生溺斃事故。
董東璟表示,成大近海水文中心研究獲中央氣象局支持,在台灣東北角、西南角等海域量測離岸流,發現有至少有30處海岸出現離岸流,有不少是知名戲水海域,尤其是台南漁光島、北部的白沙灣等月牙形狀海岸更容易形成,而目前中心也與海洋大學合作在衝浪勝地宜蘭南澳架設監視器量測,長期目標是能夠預測離岸流發生時間,預警民眾減少溺水意外發生。
▲成大近海水文中心進行離岸流研究,盼能預測發生時間減少溺斃事故。(圖/成大提供)
至於遇到離岸流該如何自保?董東璟表示,相關單位會有離岸流的海域設置警告標誌,民眾遇到離岸流時可以掌握「揮手漂流游側邊」7字訣,當民眾發現自己被海水帶離岸邊,應該先揮手求救,但切勿用力對抗海流游回岸邊,應該放鬆漂流,避免力氣耗盡,當民眾察覺離岸流力量變小,還有體力的話可以朝側邊施力游回岸邊,體力較差的話則以水母漂方式待援或被浪打回岸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