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猴痘今年起開始燒進歐美多國,我國也出現境外移入個案。(圖/翻攝自美國CDC官網、台南市衛生局提供)
猴痘(monkeypox)疫情原本流行於非洲,今年起開始燒進歐美多國,更有專家擔憂成為下一個新冠(COVID-19);外媒報導,因猴痘的特殊傳染途徑,使得具MSM行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HIV等特定人士面臨遭受歧視的風險。民團呼籲,在猴痘疫苗(第三代天花疫苗)到貨至邊境開放這段期間恐成「空窗期」,政府是否應先準備好,如參考國外的經驗,把上述受影響族群的社群納入決策過程,擴大猴痘防疫政策的影響與涵蓋範圍。避免未來出現本土個案後,疫情擴散與民眾社會恐惶部分,恐不亞於新冠疫情。
對此,疾病管制署(CDC)表示,我國猴痘疫苗建議接種對象,包括暴露前預防(PrEP)正痘病毒屬之實驗室操作人員等三類,民團所提建議部分,可提報下次ACIP(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委員會議作為考量。
今年7月23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將猴痘列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台灣累計發現3起境外移入病例(皆為本國籍男性),來源國為德國和美國,3人都已出院。我國雖已採購504人份猴痘口服抗病毒藥物,不過在昨日指揮中心記者會上,指揮官王必勝也提到猴痘疫苗採購進度會在近日8月底前到貨;但他也提到,最快10月初國內疫情下降時會著手開放邊境。
愛滋相關民團、財團法人台灣關愛基金會副執行長馮一凡,日前至加拿大蒙特婁(Montreal)與會7月29日至8月2日舉行的「2022國際愛滋會議」。他接受《三立新聞網》記者專訪表示,會中對於猴痘疫情的全球爆發以及應變措施上有進行討論,有專家提到「從愛滋過去的慘痛歷史學習到,公衛部門必須跟受影響族群的社群合作,拒絕再次讓猴痘與LGBT社群被標籤化,才有可能控制猴痘疫情。」
對於台灣疫情,馮一凡以民團立場認為,台灣雖還沒有猴痘本土疫情,但指揮中心也提到最快10月初疫情下降時,會著手開放邊境。因此,建議疾管署在猴痘疫苗到貨前,應把受影響族群的社群納入決策過程,擴大猴痘防疫政策的影響與涵蓋範圍。他並以該會舉辦城市蒙特婁為例,猴痘疫苗就是提供醫護人員跟受影響族群施打(同時也開放外籍與會者施打),來迅速控制當地的猴痘疫情。同時當地社群內,人們也會互相提醒相關的疫苗資訊,或提醒符合資格的親友儘快進行施打。
他說,像是上述加拿大的防疫經驗,猴痘疫苗先讓受影響族群先施打,來控制疫情社群內的傳播,「或許台灣可能無法這樣,但可作為政府的參考;或是確認疫苗到貨數量與施打時機後,可跟社群一起討論,制定更完善的預防措施。」
▲對於民團所提建議,莊人祥表示可提報下次ACIP委員會議作為考量。(圖/指揮中心提供)
對此,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回應,今年8月8日ACIP委員會,對於有關猴痘疫苗的接種建議,參考WHO及美/英兩國接種政策,同時考量我國疫情狀況與疫苗採購數量,我國猴痘疫苗建議接種對象包括:
1、暴露前預防(PrEP):正痘病毒屬之實驗室操作人員。
2、暴露後預防(PEP):疾管署「猴痘疫情調查及接觸者追蹤指引之接觸者匡列處置原則」所列高暴露風險密切接觸者。
3、其他特殊狀況報經疾管署同意者。
莊人祥說,上述三點為現階段猴痘疫苗接種對象。對於民團所提建議,可以提報下次ACIP委員會議作為考量。《三立新聞網》記者追問,下次ACIP會議預計何時舉行?莊人祥則表示,預計9月份會召開,不過時間部分還在排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