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古代沒肥皂怎洗漱?慈禧太后一招奇葩養顏 後人一看全吐了

生活中心/林昀萱報導

一直到明清時代才出現真正的香皂,那麼在這之前古代人是怎麼清潔的呢?(示意圖/Pixabay)

▲一直到明清時代才出現真正的香皂,那麼在這之前古代人是怎麼清潔的呢?(示意圖/Pixabay)

起床後洗臉、刷牙漱口,對於現代人來說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但你知道嗎?肥皂一直到清朝才被發明,古代人究竟是用什麼物品洗漱呢?根據《梨視頻》報導,每個時代清潔方法都不一樣,原始社會除了用水外也會用泥土清潔;先秦時使用淘米水;秦漢使用皂角;一路演變到清代,慈禧太后最愛拿來洗臉的「玉容散」則是由鳥屎組成。

遠古時代的人類除了用水沖洗清潔外,還會用泥土來洗身體。這是因為泥土是鹼性的,可以和油發生皂化反應。《禮記.內則》記載,「五日,則燂湯請浴,三日具沐,其間面垢,燂潘請靧;足垢,燂湯請洗。」先秦時淘米水成為重要的洗滌用品,用淘米水泡澡還有藥浴功能,可緩解手腳冰冷,讓皮膚更加光滑。秦漢時期使用皂角,比起淘米水洗滌力強上許多還可以治療風濕和皮癬,但因皂角在當時仍相當稀罕,多數人還是得用淘米水或草木灰洗漱。

唐朝之前並沒有清潔口腔的習慣,《外台秘要》記載,唐代人將楊柳枝泡在水中再咬軟,使用其中的纖維沾青鹽刷牙。到了宋朝《醫說》紀錄,除了用酒漱口外,柳條加上薑汁的牙膏發明了,南宋時期還有專門賣牙具的店舖,並出現了肥皂團,在清潔方面越來越有現代雛形。一直到明清才出現真正的香皂,《本草綱目》記載香皂製作法,當代巨作《金瓶梅》、《紅樓夢》也都曾提及香皂,是當時大戶人家中不可缺少的用品。

慈禧太后用來洗臉的「玉容散」由麻雀、雄鷹與鴿子的糞便組成。(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慈禧太后用來洗臉的「玉容散」由麻雀、雄鷹與鴿子的糞便組成。(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最讓人驚訝的是清宮的清潔祕方,慈禧太后專用來洗臉的「玉容散」成分是麻雀、雄鷹與鴿子的糞便。鳥類糞便經分析,含有尿酸、鳥糞嘌呤等具有類似保濕、去角質、消斑效果的成分,玉容散據說有消除暗沈防皺紋的神奇功效。乾隆年間,玉容散配方也被編撰在《醫宗金鑒》一書中。

#我們與歷史的距離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