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頻繁腹瀉只當「清便祕」 20歲妙齡女血便濺馬桶掉十公斤

記者黃仲丘/台北報導

發炎性腸道疾病很容易被當作其他腸道症狀而遭忽略(圖/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學會提供)

▲發炎性腸道疾病很容易被當作其他腸道症狀而遭忽略(圖/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學會提供)

出現異常腹瀉,千萬別當清清腸道就算了!小芸,自20歲開始嚴重腹瀉,過去長期便秘的她,原本心想「趁機把大腸清一清」也沒什麼不好;沒想到從腹瀉演變成一天多次血便,吃完東西就拉血,直到發燒昏倒送醫時、血色素不到正常值的一半,住院一個多月期間經詳細檢查才確診為「中重度潰瘍性結腸炎」。醫師表示,置之不理,最嚴重恐腸穿孔,腸狹窄甚至演變為大腸癌。

小芸說,她過去一直有便祕問題,最嚴重時一到兩週才上一次大號,有時吃上十幾顆瀉藥也沒用,因此起初出現腹瀉症狀時,心想趁機清一清大腸也好,所以沒有積極就醫。但想不到後來開始出現血便,一吃東西每5分鐘就要跑廁所,嚴重時「拉出來整個馬桶都是血」。

小芸回想起,之後她每次吃飯前都要先找廁所在哪裡、還要確定沒有人在廁所,當時生活簡直就是「吃著飯、想著馬桶」,連工作時都不敢吃東西。直到發燒、昏倒住院就醫檢查才知道自己整段大腸都發炎,嚴重貧血,光是輸血就輸了四、五袋。曾住院整整一個月幾乎都沒吃,得靠營養針支撐,體重一下就掉了10公斤。

醫師表示,潰瘍性結腸炎若未治療,不只影響生活品質,更會增加腸穿孔、狹窄,甚至是大腸癌的風險。目前健保針對中重度潰瘍性結腸炎給付多種生物製劑,病友可以和醫師討論使用的可能性,幫助盡早達成停類固醇、規律用藥、黏膜癒合等3大治療目標,找回快樂自在的生活。

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學會理事長王鴻源指出,「潰瘍性結腸炎」是發炎性腸道疾病的一種,好發於20-40歲的青壯年族群,主要是因為人體腸道免疫系統過度反應與錯誤識別,導致腸道過度及持續性的免疫發炎反應。

依據健保重大傷病登記,我國潰瘍性結腸炎盛行率每10萬人口約有13名。近年發生率及盛行率逐年上升,盛行率14年大幅增加5.1倍,推測除了與國人飲食西化、環境變遷有關,另外,國人普遍對發炎性腸道疾病的認識不深也有很大關係。

王鴻源說潰瘍性結腸炎疾病症狀包括持續腹瀉、腹痛、血便、大便解不乾淨感覺等,但由於症狀很像大腸激躁症、感染性腸炎,甚至大腸癌等疾病症狀類似,以致部分患者未能警覺與及時就醫。

林口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系副教授李柏賢表示,發炎性腸道性疾病若沒有在早期接受有效的治療,好好的控制發炎,腸道就會因為反覆發炎、潰瘍,產生膿瘍、瘻管、狹窄、阻塞、穿孔或是癌症等嚴重併發症,進而需要切除部分腸道。其中潰瘍性結腸炎導致大腸癌的風險又比克隆氏症。

要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李伯賢建議對於輕度潰瘍性結腸炎病友,傳統用藥就足以達到良好的疾病控制。然而,中重度發炎的病友則可接受生物製劑治療,達到更有效、更安全的發炎控制。目前也有生物製劑也陸續被納入健保,必要時可和醫師討論使用。 另外,要治療中重度潰瘍性結腸炎有3大關鍵,包括應盡早停類固醇,減少副作用;方便用藥,提高治療配合度;臨床沒症狀,加上內視鏡黏膜癒合無發炎,確保腸道健康。

#《祝你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薄瓜瓜成台灣女婿 新竹南園客棧宴客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