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環境教育不能等!「氣候變遷危機」日教授:高等教育負有當然的責任

記者羅欣怡/新竹報導

第32屆環境教育學術暨實務交流國際研討會,共有超過350名國內外學者專家參與。(圖/翻攝畫面)

▲第32屆環境教育學術暨實務交流國際研討會,共有超過350名國內外學者專家參與。(圖/翻攝畫面)

國立清華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與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今(23日)在清大南大校區舉辦第32屆環境教育學術暨實務交流國際研討會,共有超過350名國內外學者專家參與,探討藉由永續發展需要的高等教育課程和教學實踐,來培養跨領域學科和創造力的人與環境相互作用的思辯能力,並作為實現永續發展未來的必要前提。特別是由不同環境和文化思維,來妥適解決全球氣候變遷的問題。

今年研討會主題為「變遷與轉型、永續發展向前行!」國立清華大學環文系主任鄭國泰表示,這次會議是個完全沒有使用一次餐具的會議,「我們做到了!」而永續發展與環境資源的保育,環境資源系統的耗損與破壞,需透過合適的政策和建構完善的資源分析規劃管理機制,才能減緩、消除或解決相關問題。然而,永續發展教育之深入人心,卻是引領人類邁向永續發展的最根本解決之道。這次政府官員、產業菁英及學者專家,透過實體和線上方式參與,期盼能為台灣永續發展盡一份心力。

國立清華大學環文系主任鄭國泰表示,這次會議是個完全沒有使用一次餐具的會議,大讚「我們做到了!」(圖/翻攝畫面)

▲國立清華大學環文系主任鄭國泰表示,這次會議是個完全沒有使用一次餐具的會議,大讚「我們做到了!」(圖/翻攝畫面)

日本早稻田大學社會科學總合學術院早田宰教授與環文系,確定未來兩校雙碩士學位的執行外,也受邀發表「社會設計與環境教育」主題演講。他指出,在氣候緊急之下,現有高等教育應對當前的氣候變遷危機負有當然的責任,應思索如何教育學生關於永續發展的相關知識和思辯能力。而高等教育機構有必要重新評估其永續發展教育的方法,特別是應重新思考和修訂當前的高等教育課程,以促進對社會、經濟和環境因素的跨領域的理解和對話,實現永續發展社會所需的批判性和反思性思辯能力,以及問題解決能力的發展,才能因應未來的挑戰。

全臺最大的環境教育年會認為在環境治理之中,個人不再是個人、國家不再是國家,身處在全球氣候變遷之中,每個人都是地球生態系的公民,所以新型態的合作模式和創新的解決做法才是當代環境治理的主要議題,地方與區域合作、跨組織合作,甚至國與國的合作和政策協調,都會是永續發展和環境治理要面對的重要課題。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薄瓜瓜成台灣女婿 新竹南園客棧宴客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