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人羅志祥(圖/翻攝自羅志祥臉書)
文/楊絡懸
羅志祥想當中國人,有什麼問題?
他的父親是漢族、母親是阿美族,他在兩者其中認同漢族那方,卻被多數網友形容成「吃裡扒外」,撇除目的動機,彷彿他不能成為自己想成為的樣子,也不能選擇自己內心所屬和身分認同。先不論台灣到底有沒有能力經營娛樂事業、有沒有舞台培育藝人,從大選投票前的「周子瑜事件」到羅志祥一句「我們都是中國人」,藝人「吃透」兩岸市場、想保護自己不被封殺,這些理由和行為都不足為奇,但輿論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台灣國族意識再次被攤在檯面,在社群網站上雖能讀到片段的論述,卻也可見那些歧視的言論。
所有人各自擁有話語,連帶那些所謂階級、宗教、民族主義和政治立場,網友問,為什麼身在台灣文化,卻要睜著眼也要說自己是中國人?
為什麼不能?
喜歡中國沒什麼不好,想靠攏中國市場也沒什麼不對,這些藝人相當清楚個體、娛樂工業和共同體之間的關係,何況一個國家本來就有許多不同認同的人民。愛好日本戲劇的人想當日本人、愛好歐洲文化的人想當歐洲人,諸如此類的比比皆是,沒有什麼好與不好;但有些網友「反中」反到極致,聽到「關鍵字」就認為是「中國因素」,說尊貴優雅又白富美的台灣人可以跑去當日本人或美國人,但當了中國人就是滔天之罪。
可別忘了,蔡英文當選總統時已致詞表態:「只要我當總統的一天,我會努力,讓我的國民,沒有一個人必須為他們的認同道歉。」意思是你想當台灣人中國人日本人還是美國人等等、想當異性戀同性戀跨性別無性戀等等、身體胖的瘦的結實的高的矮的等等,都不用對著鏡頭讀著手稿說抱歉,不用再為自己所作的選擇自責和道歉,因為你就是 born this way——蔡英文這句話無非是政府保障人民最低的倫理價值,卻讓你我在這個特殊處境感到情緒強烈:「是的,連蔡總統都支持我們了……」;遺憾的是,人們聽完這段話就拋到腦後,隔日仍轟炸羅志祥的粉絲頁,你稱自己是中國人你就該死,有種再出來說個一次。
所以羅志祥真心想當中國人,到底有什麼問題?
作家黃麗群說,想當什麼人就去當什麼人,還真的是沒有問題;問題是,只有我們想當台灣人的人不能「想當什麼人就當什麼人」,而在這種情況依舊努力地成全他人「想當什麼人就當什麼人」。梁靜茹、林俊傑、劉德華等人在台灣的演藝圈發展,沒有人逼他們要當一個「台灣人」,也沒有人為此而封殺他們、或者不購買他們的音樂作品,他們能分享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的文化風情;但我們卻看見,台灣藝人在島上唱唱國歌、揮舞中華民國國旗,或飛至對岸參加中國歌唱節目、戲劇表演要嘛當個「中國人」大聲說「我來自『中國台灣』」,要嘛後果自負;照做了,還會被網友嘲諷「這些台巴子跪在人民幣面前,民主果然不能當飯吃」。
這座島嶼有些人認同中華民國,有些人擁有大中華/大中國的夢想,也有些人認為要有新的國家;這個國家的自由,就是你可以主張統一,我也可以主張獨立,而不會被任何威脅堵嘴。當我看到那些留言片段寫著「支那賤畜」、「外來種滾」等法西斯言論,我也替中國人感到非常生氣,反對政治型態的原因和行動可以有很多種,有些反中者用偏見、預設、仇恨或恐嚇等方式抨擊指涉對象,確實很不應該。
但另一方面,當兩岸國族的複雜關係被說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兄弟、血濃於水的一家人」的唯一解,在國際場合上不可以舉著我國國旗、不能說「我來自台灣」,利用強權不讓台灣人參與世界活動,所有外交關係都必須建立在非官方的基礎上,到頭來,才發現原來身為一個台灣人反而是種罪惡。
你若想當中國人,當然可以去當中國人,本來就沒有什麼問題,我尊重中國人。
可是,為什麼我不能當台灣人?
我想當台灣人,我也想當「我想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