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文策院攜手林茲電子藝術節,談未來內容發展關鍵字:跨域共創X以人為本。(圖/TNL Brand Studio提供)
「林茲電子藝術節」是全球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電子藝術節,文策院以創意為核心的跨域共創,開啟了雙方近期的交流和合作。本次專訪文策院院長李明哲和林茲電子藝術節策展統籌暨總監 Martin Honzik,了解內容產業的未來發展可能。
文化內容策進院(文策院)以推動臺灣文化內容產業進步為使命,對科技的關注著重在內容結合科技帶來的產業未來性,今年舉辦「2022 TCCF 創意內容大會─未來內容展」邀請到眾多國際嘉賓共襄盛舉,包括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策展統籌暨總監 Martin Honzik 也特地親自來臺,並在主題沙龍中分享林茲電子藝術節的願景和展望。林茲電子藝術中心在過去40多年來致力探究社會、科技與藝術間的關係;文策院與林茲電子藝術中心分別關注產業發展與人文社會,彼此交流將產生怎樣的火花?
▲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策展統籌暨總監 Martin Honzik。(圖/TNL Brand Studio提供)
數位浪潮中的文化轉型,科技與文化的共生共榮
「一切都始於數位化。」Martin Honzik 談起林茲設立的初衷,他認為數位化是一種超越文化、國家藩籬,將人們連結在一起的新語言,在這個全球性巨大轉型革命中,「數位人文」觀念的建立刻不容緩。「科技是人的發明,而非神的造物。科技之所以被創造,是為人類服務、連結我們自身。」而「數位人文」是林茲的現階段的使命,幫助人們在數位浪潮中找到自我意識,讓每個人是出於自我意願使用科技,而非強迫自己去適應新科技。
林茲對科技的關注並非科技本身,而是「科技可以如何為人們服務」,對此,文策院院長李明哲也分析,文化與科技的結合是一種必然,其中更包含眾多複雜的型態,例如:產製規格的升級、展現型態的不同、跨域創意合作……等。他表示:「文化內容產業若能因應未來趨勢提早佈局,不僅能在5G、Big Data、AI、XR 等一波又一波文化結合科技的浪潮中站穩腳步,更能趁勢崛起,讓臺灣跨域共創能力在國際間發光發熱。」
▲文策院攜手林茲電子藝術節,談未來內容發展關鍵字:跨域共創X以人為本。(圖/TNL Brand Studio提供)
臺灣與世界的對話:文策院與林茲開啟共創合作
「林茲是科技藝術領域非常重要的展會,我們希望臺灣的創作、科技藝術或文化科技可以繼續向前邁進,被更多國際平台看到。」李明哲院長表示,臺灣創作者向來是林茲電子藝術節的常客,尤其近期文策院與林茲的交流更加密切。
如今年2022林茲電子藝術節,臺灣除了延續與林茲電子藝術中心的合作之外,文策院還與林茲電子藝術中心首度合辦臺灣專場展演,由林茲電子藝術中心策劃,邀請具國際視野且有拓展潛力的臺灣作品進行專場展演。其中《百岳計畫》由FAB DAO 發起,以區塊鏈去中心化的社群共治特性概念出發,讓持有者擁有決定權選擇這筆資金如何使用,資金在扣除藝術家的創作費後,留到公共的經費池投入臺灣公益項目,為社會帶來兩大影響:第一、NFT成為新型態的捐款收據,讓參與者「捐款即收藏」 ; 第二、更民主化地使用公共預算,達到Web3.0自治精神,科技結合人文關懷的新型態內容與林茲「數位人文為本」的願景相契合,獲得林茲策展方評價為「未來的社會行動方案」,為社會永續發展帶來貢獻。
▲《百岳計畫》(圖/TNL Brand Studio提供)
Martin Honzik 走遍全球擔任各大獎項評審,看過各種不同文化藝術作品,擁有豐富經驗的他表示:「我認為臺灣人在新媒體領域的創作正受國際矚目。」他認為臺灣創作者身處於自由環境與複雜地緣政治壓力中,這種矛盾的處境交織出獨特的創作風格,從中更顯露出堅定的文化認同,這些作品以全新的面貌豐富林茲的世界。他毫不吝嗇地表達了自己對臺灣作品的偏好:「如果把10個作品放在我面前,我想我一定能正確選出來自臺灣的作品!」
「多邊形」國際合作,開創未來內容產業的永續生態
李明哲院長進一步分析,未來的產業將由過去單純的垂直分工,走向更複雜的多角度合作模式,尤其文策院一直致力推動「以創意為核心的跨域共創」,今年他在前往參加林茲電子藝術節的過程中也看到了相同的理念。例如:歐盟計畫「S+T+ARTS Prize」,該獎項的評選標準是作品具有「藝術性的探索」和「有創意的跨域合作」兩大特質。李明哲院長說明:「這個獎項的目的,是希望鼓勵運用創意為社會和經濟做出貢獻的藝術科技創作,而非支持個別藝術家。這也是文策院所專注的重點之一,文策院在成立之初,就致力於鼓勵文化與跨領域、跨地域的合作,唯有不同角色觀點的加入才能促成產業的永續發展。」
而闊別10年再度來訪臺灣,Martin Honzik對於未來內容展最驚艷的,是打破框架與藩籬、搭建橋樑,銜接不同跨域合作的願景,「不只個人,產業同樣也需要在數位轉型的洪流中同步調適。」Martin Honzik 說:「基於這樣的概念基礎,我們和文策院將一同找到下一步,建立可持續性、堅實的夥伴關係,以發展永續性的內容。」
展望未來的國際合作方向,李明哲院長強調:「我們與國際組織並非只是單邊或雙向的合作。而是透過彼此的資源網絡延伸,形成『多邊形合作』,以參與國際展會來說,不只是把臺灣的作品帶出去,而是期待整個內容產業的每個角色都有國際合作的機會,相同地也把國際上不同領域的合作資源、人脈網絡帶回臺灣。透過跨越國界的共創交流,一步步推動臺灣產業的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