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陳蘊晨報導
一位現年59歲的婦人,在42歲時診斷出患有甲狀腺乳突癌,並發現共有肺、皮膚和腎臟三個地方有多發性與轉移性的乳突癌,診斷後先手術並使用放射碘治療,後來發現癌細胞復發,且放射碘治療已經無效,試過一線標靶藥物的治療,效果不彰,或副作用很大(出血),很幸運的是,剛好今年有二線新型多重標靶藥物通過核准,使用後病情穩定控制。
▲甲狀腺癌占女性十大癌症中第四名,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109年的甲狀腺癌年增率大約有8.5%,跟首位乳癌幾乎並列第一,顯見這幾年的增加速度快。(圖/翻攝自健康醫療網)
甲狀腺腫瘤 近年增率高
甲狀腺癌占女性十大癌症中第四名,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109年的甲狀腺癌年增率大約有8.5%,跟首位乳癌幾乎並列第一,顯見這幾年的增加速度快。女、男的發生比率約3:1,發病平均年齡約在50歲左右。林口長庚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劉妙真表示,造成甲狀腺癌的病因並不明確,依據臨床經驗指出可能與基因突變、染色體異常、環境輻射或化學汙染有關。
甲狀腺腫瘤是一種常見的疾病,但大部分均為良性,而且因患處以脖子處為主,故較容易被察覺而早期治癒。甲狀腺癌依組織型態可分為乳突癌、濾泡癌、髓質癌、未分化癌等;其中乳突癌和濾泡癌為分化型甲狀腺癌,也是最為常見的類型,占整體比例高達九成以上。
▲(圖/翻攝自健康醫療網)
二線新型多重標靶藥物 12歲以上就能使用
劉妙真醫師表示,早期甲狀腺癌的治療,臨床先以手術切除腫瘤加上放射碘治療,是目前公認治療早期甲狀腺癌的最佳治療方式,如進展到放射碘治療無效狀態,或腫瘤太大無法以手術治療,即需要使用標靶藥物。2017年和2018年將成人口服的第一線標靶藥物納入健保,主要機轉為抑制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及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受體等,過去若第一線標靶藥物不耐受副作用或治療失敗,因缺乏第二線標準治療,病患經常面臨無藥可用之窘境。
所幸,劉妙真醫師解釋,2022年新型多重標靶藥物獲衛福部食藥署核准於12歲以上兒童和成人,晚期分化型甲狀腺癌二線治療,相對於傳統療法,除能抑制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外,還能夠有效抑制腫瘤生長及轉移,並促進腫瘤細胞凋亡,是目前被核准針對晚期分化型甲狀腺癌二線治療的最新多重標靶藥物;其功效可延長疾病無惡化存活期5倍達11個月,劑量調整方便,優異的疾病控制效果,加上較輕微可控制的副作用,無疑是晚期分化型甲狀腺癌的治療新曙光。
積極治療甲狀腺癌 多元治療選擇造福晚期甲狀腺病友
早期甲狀腺癌大多無明顯不適症狀,劉妙真醫師提醒,自我檢測的評估方式可以留意頸部有局部腫大或腫塊、頸部突有不明疼痛、飲食吞嚥困難或容易嗆到、無感冒症狀卻莫名持續性咳嗽或聲音沙啞、以及突發或持續性呼吸困難等症狀出現,最好前往醫院檢查確認。
劉妙真醫師舉例,「這輩子若一定要得癌症,最好就得分化良好的甲狀腺癌這種分化好的癌症,因治療好後的存活時間甚至比有人的一生還長」;換句話說,分化良好的甲狀腺癌接受早期治療,癒後狀況相當不錯且十年存活率到二期都還有95%以上的機率;但癌友還是需要定期追蹤,若有發現晚期復發與轉移,除了一線標靶藥物,目前已有二線新型多重標靶治療選擇,鼓勵病友與醫師共同討論,積極治療仍有機會與腫瘤和平共處。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