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台灣碳費即將上路,高碳排企業面臨壓力與轉型挑戰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圖、文/永續新聞網 

2025年起,台灣即將開始針對高排碳企業徵收碳費,最新的定價已經在10月7日第六次碳費審議委員會中塵埃落定。碳費將自每噸300元起徵,並將採用「階梯式調漲」機制,計劃逐步提升至每噸1200元至1800元,與全球碳價格接軌。環境部也於近日公布了512家首批可能面臨碳費課徵的企業名單,排碳大戶前十名為,台電、台塑化、中鋼、台積電、麥寮汽電、中龍鋼鐵、台化、台塑、和平電廠及台灣中油。 接著包含南亞塑膠、長春石化、亞泥、森罷電力、華亞汽電、星元電力、星能電力、國光電力、友達、大連化工皆是擠進前二十名的排碳大戶。


▲ 碳費的實施標誌著台灣邁向低碳經濟的重要一步,推動企業提升減碳技術,降低成本並維持競爭力,以實現永續發展。(圖/永續新聞網提供)


高碳行業成為重點課徵對象,預期影響波及500座工廠

據環境部數據,512家企業的碳排放經2022年盤查確認,課徵基準將根據2024年的碳排數據。台電、台塑化和中鋼等高碳排公司位列其中,成為未來碳費負擔的重點對象。電力與燃氣供應業佔全國碳排放總量的57.1%,其次為化學材料及肥料製造業(13.4%)和基本金屬製造業(12.9%)。這些產業碳排量大、節能技術依賴度高,將直接面臨碳費壓力。

根據《氣候變遷因應法》,自2024年起,年排碳量逾2.5萬噸的企業將成為首批碳費課徵對象。預計500家企業將在2025年開始負擔碳費,包括鋼鐵、石化、水泥和半導體等高排碳行業。

碳費開徵預示「綠色通膨」來襲,消費者面臨成本轉嫁

碳費的引入預示著「綠色通膨」的到來。隨著企業成本增加,最終消費者將可能承擔部分價格上升的壓力。據環境部委託的研究,若每噸碳費設定為300元,高碳排企業的年碳費支出將可能達百萬至數十億元不等。中鋼2022年碳排放量達1,966萬噸,依照每噸300元的計算標準,其每年碳費支出將達58億元,超過其稅後淨利16.82億元,預示高碳行業必須積極推動減碳策略。

對消費者而言,居住房屋、汽車等高碳排產業製品的成本預期將提高。特別是涉及鋼鐵、水泥等高碳排放原材料的建築成本,可能進一步推高房價。此外,電子產品、汽車等依賴全球複雜供應鏈的商品也面臨零組件價格上升的挑戰。部分專家預估,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增速可能在碳費實施後進一步提升,年增率恐突破2%。

推動企業轉型應對碳費壓力,保障出口競爭力

台灣企業出口比重高達70%,碳費政策與國際市場競爭密切相關。為避免高碳排放產品在出口時遭到其他國家徵稅,台灣採取碳費措施將有助於企業維持出口競爭力。歐盟、美國等地正在逐步推出碳邊境稅,要求高碳產品支付額外碳稅,碳排放高的企業將面臨更大成本壓力。因此,國內碳費的徵收迫使台灣企業優先制定減碳策略,以維持全球市場的競爭地位。

專家指出,企業應儘早採取數位化管理、節能技術以及減碳設備投資等策略,降低碳足跡,並提升自身競爭力。隨著碳費起徵門檻逐年下降,更多中小企業將面臨碳費壓力,減碳轉型已成為必修課。

結語:邁向綠色經濟,台灣企業需做好長期規劃

碳費的實施標誌著台灣邁向低碳經濟的重要一步。通過政策與企業努力的雙管齊下,碳費將驅動國內企業在國際碳排放政策大潮中實現同步轉型。未來,企業應積極提升減碳技術,減少碳費帶來的經營成本,並力求維持出口競爭力,以在「碳有價」的新經濟環境中確保永續發展。

#ESG永續新浪潮

【#直播中LIVE】台灣英雄要回來了! 東京飯店直擊 球迷迎接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