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攝影者chia ying Yang,flickr CC
文/愛國青年
近日台北市大塞車,不少人塞到一肚子火,把矛頭指向柯文哲規劃的「自行車道路網」計畫。但是在車陣中飆罵市府無能、柯P下台之際,我們應該要捫心自問,身為這個正在朝向國際之都、先進城市邁進的台北市民,我們所追求的終極目標只是「現在不塞車」嗎?
許多議員看到塞車嚴重,紛紛跳出來責怪柯文哲,前交通局長林志盈趁勢出面「補刀」,諷刺柯文哲「有勇無智只會惡化成真」,但是他還進一步強調,不要把塞車推給三橫三縱,更別歸咎油價太低。整體而言,林局長一席話說了等於沒說,他最後還是沒透露台北市塞車的主要原因。
台北市到底為什麼會塞車?
根據統計,台灣的汽車密度,以每平方公里203輛位居世界第四,排名第一的是新加坡,平均每平方公里有1184輛車。到這邊一定有人忍不住開罵,「人家新加坡汽車密度這麼高,卻不會這麼塞車!」不過我們今天討論的是台北市,行政院統計至2015年底,台北市的汽車密度高達每平方公里2,938輛汽車,遠超世界第一名兩倍以上,這點才是塞車的真正原因。
台北市交通壅塞、停車位不足而且超貴、違規停車嚴重等等問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汽車太多。要解決這一連串的問題就必須從改變市民「行」的習慣下手,過去台北剛要推公共自行車系統(YouBike)時被各界唱衰,最後卻「意外」受到市民的歡迎,這也讓當時的郝市府看到,自行車讓台北市有進步、環保的可能。
於是郝龍斌開始推動自行車文化,難得現在不同黨派立場的柯文哲市長也有心延續,兩個人都想用自行車結合捷運、公車等大眾運輸,取代台北市一直以來數量過多的自用汽機車。
想解決塞車是很好,但是台北市就這麼小,自行車道是壓縮誰的用路空間?
當時郝龍斌市府一錘定音,在敦化南北路上建起自行車專用道,選擇壓縮汽機車的用路空間,結果引發民怨,造成自行車騎士不敢騎,汽機車卻又不能走的尷尬局面,最後不僅落得拆除的下場,這項建設還被監察院糾正「浪費公帑」讓郝市長顏面盡失。因此有了前車之鑑,想要用自行車直接取代汽機車顯然是不可能,現在柯文哲擴大推動自行車道整建工程(註:感謝網友提醒,事實上柯文哲是延續郝市府的政策),將郝政府的計畫擴大到現在的「三橫三縱」,作法上則是將人行道、汽機車道各取一部分空間給自行車,算是一種折衷。
「自行車道路網」的第一期目標,就是拓寬市中心復興北、中山北等數條主要幹道上的人行道,接著進一步延伸打造出完整的市區自行車道網路。換句話說,市府選擇在人行道上劃設自行車道,但在空間上也會壓縮到一部分的馬路,尤其在施工的過程當中,道路縮減會明顯影響到汽車行駛的順暢度。
這對於改善台北市的交通狀況,無法治標卻能治本,除此之外還帶有有環保、安全、進步文明等多項有形或無形的附加好處。但是很可惜,顯然有些人只著眼當下,不管台北市的未來及後代子孫的生活環境。
管他未來自行車多進步多環保,現在上下班就是不想塞車!
如果抱持這樣的想法看待事情,那麼恕我直言,這樣的人只配住三流都市,因為這完全是三流公民的思維。偉大的城市要建設、蛻變之前,一定會經過一段陣痛期,而市民的素質如何,將直接影響城市蛻變的成功與否。當我們在羨慕歐美國家先進、便利或是空氣清新時,都應該要深刻明白「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道理,以荷蘭為例,過去也經歷過一段交通非常混亂的時期,但現在全世界的國家都向荷蘭取經。
就算不拿其他國家做例子,若以公共空間的角度進行思考,上下班時間是塞車尖峰時段,而在這時候開車的人往往一台自小客車上就只有駕駛1個人,這對於地狹人稠的台北市來說,是多麼奢侈的一件事?一台汽車的空間至少可以放置4台機車,如果每一台機車都雙載的話就是8個人。換句話說,一個可以容納8人的公共空間,卻被1個人所占據,到底是柯P該檢討還是用路人要反省?
所以,當你一邊開著心愛的轎車、房車或休旅車上下班,一邊還因為塞車痛罵市府無能的時候,請別忘了,柯文哲是那個想解決塞車問題的人,而你,才是塞車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