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很多人會在冬至吃湯圓。(圖/記者陳慈鈴攝)
冬至是農曆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氣,也很多人把這天視為一年的開端,因為白天最短、夜晚最長,所以古人將這「陰極之日」視為迎接陽氣的日子,重要性較其他節氣高上一些,甚至好比過年,古代人常說「冬至大如年」,它也有著「亞歲」的別稱,除了吃湯圓,民間傳說中,冬至還有三個傳說歷史故事,都是跟吃有關。
第一個歷史故事是,冬至吃狗肉的習俗由來。相傳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狗肉,對此讚不絕口,後劉邦取得天下成為漢高祖,樊噲成為大將軍、左丞相,這個故事在民間流傳開來,漸漸地民間效仿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習俗,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老北京「冬至餛飩」的習俗由來。(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第二個歷史故事是,江南地區冬至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由來。相傳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其兒子作惡多端後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不過這個疫鬼最怕赤豆,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赤豆飯吃,讓疫鬼不敢近身,起到防災祛病的作用。
第三個歷史故事是,老北京「冬至餛飩」的習俗由來。相傳在漢代初,北方匈奴經常擾邊,尤其是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不得安寧,對此二人恨之入骨,但又不得法,後來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並恨以食之,因最初製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後成了傳統。
▲老北京「冬至餛飩」的習俗由來。(圖/翻攝自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