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中心/綜合報導
▲佛光山開山宗長、國際佛光會創辦人星雲法師5日辭世,享耆壽97歲。(圖/翻攝自佛光山臉書)
星雲大師擔任佛光山住持18年,1985年從佛光山住持「退位傳法」,將住持職務交由男眾大弟子心平和尚接任,開創接班人制度,更啟發台灣企業對繼任者問題的思考、重視。但星雲法師也曾說,他退位時佛光山負債1億餘元,都交給繼任者償還,讓他長久以來一直耿耿於懷,始終覺得對不起繼任的心平和尚。
星雲大師在星雲大師文集 -合掌人生2關鍵時刻中寫到,在佛光山開山建寺18年中,感到最苦的事,莫過於社會給他的各種譏評、毀謗,例如說我是「政治和尚」,說佛光山「商業化」等。開山之初,美國的某一位善士,主動發心想要捐獻5000萬元,他都予以婉拒,若接受這筆巨額捐款,將來說寺院都是對方興建的,他認為對萬千信徒抱愧。
因此,他對於「政治和尚」這個稱號,剛開始很放不下,直到後來電影導演劉維斌告訴他:「政治和尚也沒有不好,有人想要受此封號,還不可得呢?」甚至也有人說:「所謂政治和尚,就表示你在社會上有力量;何況佛光山經常有官員上山訪問,又怎麼能說你與政治無關呢?」想想也不無道理,再說佛教也講「不依國主,佛法難立」,所以從此就稍感釋懷,不再引以為意了。
除了「政治和尚」的揶揄以外,再者就是有人批評說佛光山太過「商業化」。其實,他生性「非佛不作」,沒有經營世俗的商業。佛光山的朝山會館,提供參拜者用餐,信者用過齋後添油香,談不上是商業買賣。乃至小攤位出售念珠,順便流通一些佛書,廣為傳播佛法,這也是為了弘法的長久之計,不得不有的佛教事業,否則佛書都是免費贈送,那有那麼大的後援資助呢?
另外,社會輿論帶給他最大的困擾,就是說他「很有錢」。有人說他有共產黨的資助,甚至有人說他挖到地下黃金。其實恰恰相反,他一生都在「日日難過日日過」當中度過。不僅沒有錢,也不經管錢;即使有錢,也是寺院常住的,是十方信施捐助的,因此他分毫都把它用來推動佛法,發展佛教事業。
▲佛光山開山宗長、國際佛光會創辦人星雲法師5日辭世,享耆壽97歲。佛光山雲居樓6日開放信眾前來追思緬懷。(中央社)
星雲大師說,他自覺自己也是一個信徒,應該也要學習捐獻、喜捨,因此把自己寫作所得的稿費、版稅,以及上電視講演,乃至到公司、工廠開示的車馬費,都捐做佛光山建寺、傳教、興學。
星雲大師提及,一般人一生頂多只辦一所大學,他創辦4所大學之外,並與政府合辦8所社區大學,同時在全世界有數十所的中華學校、佛教專科學院,以及美術館、圖書館,另外還成立「人間衛視」、《人間福報》等。平時經常有人問:「佛光山是怎麼建起來的?」他都說:「佛光山是『從無而有』、『從空而來』。」因為他不要錢也沒有錢,所以大家才肯幫助,護持建寺弘法,興辦佛教事業;如果他有錢,誰會「錦上添花」,願意拿錢來護持一個有錢的出家人呢?
另外,星雲大師也說,在「退位傳法」時,負債1億餘元,交給繼任者幫忙償還,這是他長久以來一直耿耿於懷,覺得對不起繼任的心平和尚,「在我18年的住持任內,乃至一生弘法所經歷的艱辛過程,只有佛菩薩知道,只有因果知道,再有就是自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