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記者鍾志鵬/高雄、台北報導
▲星雲大師圓寂,信徒高雄佛光山弔唁時,拍到「佛光照耀佛光山」。 (圖/讀者提供)
星雲大師2023年元宵節圓寂,今天舉行圓寂讚頌典禮。日前有佛光山信眾前往高雄佛光山弔唁,搭乘友人車快要到佛光山時,突然天空出現一個大雲朵,陽光穿越雲層,照耀在佛光山與佛陀紀念館建築群上,告訴《三立新聞網》,就像是佛光真的照射在佛光山上。
▲星雲大師圓寂,信徒高雄佛光山弔唁時,拍到「佛光照耀佛光山」。 (圖/讀者提供)
佛光「真的」照耀在佛光山上?! 陽光穿越雲層莊嚴殊勝
星雲大圓寂享耆壽97歲,2月13日佛光山舉行「星雲大師圓寂讚頌典禮」隨後荼毘(巴力語:燃燒、火葬之意)。從2月5日元宵節當天圓寂開始,已經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徒弟出家眾與信眾前往佛光山弔唁。
一名讀者告訴《三立新聞網》一件殊勝的事,在他搭朋友車從高雄左營高鐵,前往位在大樹鄉的佛光山時,快要到佛光山的時候,遠眺,看見佛光山建築群上方,太陽光穿越一個大雲朵,陽光就像佛光一樣(也就是大家熟悉的上帝之光),一道道射在佛光山建築群上空。
這名讀者說,陽光穿越雲層而出是大自然現象,但這樣的景象,對隨星雲大師出家的比丘、比丘尼與信徒來說,是一個溫暖的象徵,象徵星雲大師的溫暖、慈悲與不要忘記人間佛教的初衷。
▲星雲大師圓寂,信徒高雄佛光山弔唁時,拍到「佛光照耀佛光山」。 (圖/讀者提供)
星雲大師也曾「現身」剛落幕的國際書展 苦心推廣閱讀
星雲大師在2023年2月5日圓寂,正是國際書展正在台北舉辦的最後一天(1月31日~2月5日),拍到「佛光照耀佛光山」的讀者也表示,他有去參加國際書展,因為星雲大師也熱愛閱讀、推廣閱讀,星雲大師也有「現身」國際書展,大大的攤位看板,輸出著星雲大師專注看書的身影,如今回想起來格外感傷。
▲星雲大師也「現身」剛落幕的國際書展推廣閱讀。 (圖/記者鍾志鵬攝影)
星雲大師:讀做一個人、讀明一點理、讀悟一點緣、讀懂一顆心
讀做一個人、讀明一點理、讀悟一點緣、讀懂一顆心,是出自《星雲法語》,描述星雲大師闡述閱讀的可貴。
星雲大師曾經表示:做人要從讀書開始。書讀得好,人才做得好;不讀書,雖然會做人,但是不夠完美。所謂「人不學不知義」,不讀書就不能明白道理,不明白道理就不能做一個好人,所以人人要讀書,這個社會、這個國家必定有所為。讀書要讀什麼?有四個重點:
第一、 讀做一個人:
當一個人被批評為「不像人」的時候,可以說是名譽掃地了。英國散文家斯蒂爾說:「讀書之於心靈,猶如體育之於身體。體育保持、加強、增進著健康;讀書則煥發、培養和堅定著德行。」
讀書能昇華人格、堅定道德,所以一個人要懂得讀書。倘若一個人不懂得忠孝仁愛信義和平、不懂得禮義廉恥,人道都不全,更何況是要成聖成賢呢?因此,讀書最重要的就是讓自己像個人。
第二、 讀明一點理:
一個人會說話、會做事,但不一定能明理。理是規矩、理則、原則,不是你有錢,就可以恣意妄為,不是你有勢力,就可以任性而為的;理是平等的、共尊的。
社會況且講「法律之前,人人平等」,何況因果的理則是不變的真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世間上最公平的裁決。所以我們要明理,明理比能力重要,比勤勞重要,比一切事都還重要。
▲星雲大師圓寂,令全球百萬信徒不捨。(圖/翻攝自人間衛視)
第三、 讀悟一點緣:
宇宙間的一切都是因緣組織、聚集而成,即使再好的種子種在田裡,也要有風、雨的滋潤,土壤、肥料的涵養,才能開花結果。俗話說:「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
所以佛教常鼓勵人要廣結善緣,一個微笑、一句讚美、一點關懷、一些祝福,都可以建立彼此的緣分,維護已經建立的關係。所謂「緣聚則成,緣滅則散」,當珍惜現前有的因緣。
第四、 讀懂一顆心:
人心是無常的、會變動的,唯有自己才是最了解自己的人,所以我們不能只想明白別人在想什麼,也要能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才能拿捏好做人處世、應對進退的分寸,不致因為誤會而壞了好事。
人的快樂與否,常在心的一念之間,因此要成就一個自處又能處眾的人生,要了解自己的這一顆心。社會要有秩序,公眾相處要能和諧,人人應做書香人士,家家要做書香人家,成就一個書香社會、書香世界。
星雲大師強調,讀書能學習做人,讀書能放眼天下,讀書能知古鑑今,讀書能慈悲喜捨。閱讀佛教典籍及古德的教示,可以讓我們學習慈悲喜捨,進而降伏內心的貪、瞋、痴、慢等煩惱。
▲ 星雲大師也「現身」剛落幕的國際書展推廣閱讀。 (圖/記者鍾志鵬攝影)
▲星雲大師圓寂,令全球百萬信徒不捨。 (圖/翻攝自人間衛視)
本文撰寫與摘自香海文化出版之《星雲法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