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福島禁區裡的父愛!311過了12年 他持續找女兒遺骸:請記取我們的教訓

記者張雅筑、攝影羅正輝/日本報導

福島大熊町災民木村紀夫,他們的家園目前仍被歸列為困難區域,沒有通行證或申請是無法進入的。(圖/記者羅正輝攝)

▲福島大熊町災民木村紀夫,他們的家園目前仍被歸列為困難區域,沒有通行證或申請是無法進入的。(圖/記者羅正輝攝)

日本311大地震引發海嘯,不僅沖毀了木村紀夫一家的家園,更帶走了他的父親、妻子和小女兒汐凪,而核電廠事故更讓他們必須撤離避難。這12年來裡,木村先生除了持續找回汐凪全部的遺骸外,更不停地對外分享他們一家的遭遇,如他所說,分享這些有時真的很痛苦,但他仍堅持這麼做,「透過讓更多人知道我的故事,或許有可能在未來拯救更多小孩的生命。」且也可以藉此覺得「她到現在還活著,以這種方式繼續活著。」

【家存在過的痕跡,顯見海嘯的威力】

居住在福島縣大熊町的木村紀夫,開車載著慢慢駛入他們過去的家園,但進去前得先取得通行證,同時進行身份確認與登記,因為這個地方距離福島第一核電廠只有3公里左右,仍被列為「歸還困難區域」。

雜草長得幾乎比人還高,許多地方也在進行除染作業,停好車,馬上可以聽到陣陣海浪聲,木村先生面無表情的領著我們到他家。他踩在一處有幾塊殘破磁磚地的地方,接著告訴我們,「我的家以前在這裡,這邊就是玄關,但建築物全部都被沖走了,只剩下玄關而已。」字字句句讓我們震撼不已,也可以感受到當年的海嘯威力有多驚人。

木村先生帶著我們走到一片雜草叢生的磁磚地,對著我們介紹「這裡是我們家以前的客廳」,讓人震撼和不捨。(圖/記者羅正輝攝)

▲木村先生帶著我們走到一片雜草叢生的磁磚地,對著我們介紹「這裡是我們家以前的客廳」,讓人震撼和不捨。(圖/記者羅正輝攝)

回憶當年,木村先生說,那時自己人在隔壁富岡町的養豬場工作,處理完地震帶來的一片混亂後趕緊回家,那時已是地震後兩個半小時了,「整個家已經被海嘯沖走,當時只是單純覺得海嘯真的太驚人了,完全沒想到家人也被海嘯沖走。」本以為家人會順利避難,沒想到父親和妻子還有小女兒汐凪都因海嘯喪命。

【禁區裡的父愛,不間斷找愛女】

木村先生的父親和太太的遺體,先後在災後50天內找到,唯獨7歲小女兒汐凪遲遲找不到。「為什麼要持續地尋找,我想這應該不需要理由,就只是想要找到她而已!」木村先生帶著我們到他建造的小地藏菩薩跟慰靈碑前,虔誠地合掌敬拜,他說,最初因為核電廠事故關係,每年居民能進來的時間只有10天左右,「我覺得把汐凪一個人留在這裡很可憐,所以在這裡立了小地藏菩薩來陪伴她,再來是慰靈碑,現在也是一樣,在這裡沒有一處可讓民眾合手祭拜罹難者的地方,想到這就令人覺得難過,所以我想說那就自己來做。」

這些年來,木村先生從沒放棄過找尋愛女的遺骨,怕她寂寞,還會準備玩具、各種零食放在慰靈碑前。(圖/記者羅正輝攝)

▼▲這些年來,木村先生從沒放棄過找尋愛女的遺骨,怕她寂寞,還會準備玩具、各種零食放在慰靈碑前。(圖/記者羅正輝攝)

這些年來,木村先生從沒放棄過找尋愛女的遺骨,怕她寂寞,還會準備玩具、各種零食放在慰靈碑前。(圖/記者羅正輝攝)

小地藏菩薩跟慰靈碑前放著女兒小時候愛看的卡通麵包超人,木村先生笑說,他記得汐凪小時候有一段時間很喜歡看,但似乎怕女兒玩膩、吃膩了,其實他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更換新的糖果餅乾和玩具。

這些年來裡,木村先生可以進到這裡的時間都在找尋女兒的下落,直到2016年12月9日,才在離家約200公尺遠的岸邊找到疑似汐凪的圍巾和頸部下顎的骸骨,經DNA鑑定,在同年12月22日確定,那就是汐凪遺骨。花了5年多的時間才找到愛女的部分遺骨,木村先生堅定地說,到現在他仍持續地找,就是希望找回心肝寶貝的全部,「長女存活下來是支撐我的一大力量,因為必須要將她養大成人所以才能夠努力撐過來,另外對我來說,回到這裡找汐凪是一件必做的事情,不是工作,而是一件無法停止的事,找尋汐凪在我的內心裡,成為支撐我活下去的力量,汐凪還在這地方的某處這件事,成為支撐我活著的動力。」

【汐凪存在的理由,想告訴大眾的兩件事】

▲對木村先生來說,小女兒汐凪一直活在她心中,而自己活下去的動力,就是以慘痛的經驗喚起大家的防災意識,還有找回女兒所有的遺骨。(圖/木村紀夫授權提供)

這12年來,除了持續找尋女兒的遺骨,木村先生也不斷地向各界分享自家的故事、遭遇,就像從台灣來的我們,他也希望透過自己的分享,傳遞一些防災觀念還有喚起人們一些省思。「沒有其他地方向像這裡一樣,經歷過自然災害及核電廠爆炸事故,因此留存有許多這裡特有的教訓,是一個非常寶貴的地方。」

地震當天,木村爺爺帶著汐凪要趕回家裡救奶奶,豈料奶奶早就被鄰居帶去避難,而木村太太也要趕回家救愛犬,三個人因此遇上海嘯來襲,最後不性罹難。

木村先生語重心長地表示,「我覺得很抱歉,如果當初能夠多提醒家人,『地震發生後會有海嘯所以不能夠回家』,也有多跟女兒這樣說的話,或許就可以防範這一切的發生。」就防災部分,他說,自己和家人所經歷的事情裡,是活生生的教訓和經驗,希望能讓更多人知道,「在將來災害發生時,或許可以拯救更多小孩的生命,因此想盡可能地將這些經驗與更多人分享。」

另外是關於福島第一核電廠的爆炸事故,他感嘆地反問:「我們現在優渥的生活是因為核電廠才有的,但這樣真的好嗎?」木村先生提及,那時核災發生,導致現場無法立即搜救,他猜測,也許小女兒汐凪就是因為被留在這裡失去獲救的機會,「因為造成這種情況的核電廠而帶來的優渥生活,真的是好的嗎?希望能藉著在這裡與大家分享自身經驗,帶給大家思考這個問題的機會。」

木村先生告訴我們,雖然說著這些有時候很難過、很痛苦,但想著可以拯救其他孩子、讓大家有更正確的防災知識,那這一切都值得了。下圖是木村和妻小、愛犬的全家福圖畫。(圖/記者羅正輝攝、木村紀夫授權提供)

▼▲木村先生告訴我們,雖然說著這些有時候很難過、很痛苦,但想著可以拯救其他孩子、讓大家有更正確的防災知識,那這一切都值得了。下圖是木村和妻小、愛犬的全家福圖畫。(圖/記者羅正輝攝、木村紀夫授權提供)

木村先生告訴我們,雖然說著這些有時候很難過、很痛苦,但想著可以拯救其他孩子、讓大家有更正確的防災知識,那這一切都值得了。下圖是木村和妻小、愛犬的全家福圖畫。(圖/記者羅正輝攝、木村紀夫授權提供)

坦言有時候分享這些回憶確實很痛苦,自己也知道女兒汐凪再也不會回來了,不過自己總覺得她到現在還活著,「該怎麼說,像是存在的理由一樣,我希望將她的經驗傳達給更多人知道,並流傳下去,讓她能以這個方式繼續地活在這裡。」

【父親對女兒的告白】

最後木村先生帶著我們回到女兒汐凪念的學校「熊町小學校」,校門就這樣倒在那12年,周圍也長滿了野草,教室的擺設、狀況全都是維持在12年前,包括黑板上的日期。

這是汐凪念的熊町小學校,就這樣停滯在12年前,下圖放著藍色繪本的就是汐凪當年的座位。(圖/記者羅正輝攝)

▼▲這是汐凪念的熊町小學校,就這樣停滯在12年前,下圖放著藍色繪本的就是汐凪當年的座位。(圖/記者羅正輝攝)

這是汐凪念的熊町小學校,就這樣停滯在12年前,下圖放著藍色繪本的就是汐凪當年的座位。(圖/記者羅正輝攝)

指著汐凪的座位,木村先生表示,若可以跟女兒說些什麼的話,他最想說的是,「爸爸真的覺得很抱歉」,因為沒能事先告訴妳,當大地震發生時千萬不能回家,接著會有海嘯來襲,「沒有跟妳說將這件事,爸爸真的很對不起。還有,雖然是核電廠爆炸造成的,但沒有立刻來找妳,導致事情變成這樣,爸爸也覺得很抱歉,所以,爸爸希望今後能以這種方式,向更多人分享汐凪珍貴的教訓。」

汐凪是當年學校裡的唯一罹難學生,未來這所學校會不會被保存,木村先生說,因為經費有限,所以每個市町村只會保留一個遺址,但以他的立場來說,這裡有女兒存在過的痕跡,他很希望被保存下來,加上這裡可以清楚看得出事故發生的狀況,「作為核能電廠事故遺址,這裡應該是最適合的。但除此之外,我覺得還有許多這個地方值得被保存。」

教室內的狀態都是當年311震災後的樣子,黑板會寫3月14日,是因為週末了,小朋友事先改成下周一的日期。(圖/記者羅正輝攝)

▼▲教室內的狀態都是當年311震災後的樣子,黑板會寫3月14日,是因為週末了,小朋友事先改成下周一的日期。(圖/記者羅正輝攝)

教室內的狀態都是當年311震災後的樣子,黑板會寫3月14日,是因為週末了,小朋友事先改成下周一的日期。(圖/記者羅正輝攝)

【省思】

熊町小學校原本被當地政府設定為避難場所,但最後大家都得逃離這裡,木村先生看著告示牌還有海岸邊正在興建的防波堤,露出了苦笑臉,他語重心長地說:「剛好遠處現在正在建造防波堤,但是這裡至少到2045年為止應該都無法住人,在這裡建造防波堤到底是要保護誰的性命?希望政府能夠好好地思考後再來運用稅金。」

木村先生表示,自己非常感謝政府的復興和援助,但也懇切希望政府能夠妥善運用這筆經費。

望向海邊正在興建的防波堤,木村先生語重心長地說,其實這裡至少到2045年為止應該都無法住人。(圖/記者羅正輝攝)

▲望向海邊正在興建的防波堤,木村先生語重心長地說,其實這裡至少到2045年為止應該都無法住人。(圖/記者羅正輝攝)

帶著我們走訪昔日的家園、女兒念的學校,說著自己和家人的遭遇,悲傷的經過,在木村先生臉上,只看到眼淚早已流乾的表情,過程中,他雖然不斷露出笑容,但我們都感受得到,他是想告訴留在這的家人「我沒事,我很好的,別擔心。」這分心意就像他特別把女兒死後的法名,「笑」字印在衣服上、種在花園裡,就是希望延續汐凪活潑開朗的精神,還有彷彿她還活在身邊,跟著爸爸一起傳遞防災知識、讓悲劇別再重演。

最後木村先生也告訴我們,大熊町仍有許多地方是無法回去的,甚至有的人已經把土地賣給了國家,但他自己堅持不賣,「因為我希望能夠繼續保存下去,這裡有我跟他們三個人的回憶,而且汐凪的遺骨還留在這個地區的某處,所以我不想要離開這。」

採訪過程,木村先生不時擠出笑容,讓人心疼也佩服,因為他告訴我們,小女兒汐凪是個愛笑又活潑的孩子,所以死後替她取法名「汐笑」,他也特別印在衣服上,彷彿女兒一直跟在身邊。(圖/記者羅正輝攝)

▼▲採訪過程,木村先生不時擠出笑容,讓人心疼也佩服,因為他告訴我們,小女兒汐凪是個愛笑又活潑的孩子,所以死後替她取法名「汐笑」,他也特別印在衣服上,彷彿女兒一直跟在身邊。(圖/記者羅正輝攝)

採訪過程,木村先生不時擠出笑容,讓人心疼也佩服,因為他告訴我們,小女兒汐凪是個愛笑又活潑的孩子,所以死後替她取法名「汐笑」,他也特別印在衣服上,彷彿女兒一直跟在身邊。(圖/記者羅正輝攝)

目前木村先生全心投入「新能源真的好嗎」和「防災意識」的演講與宣導,辭去了原本的工業職,雖然沒什麼收入很辛苦,但他仍咬緊牙苦撐,因為對他來說,這是活下去的動力和意義。

★【重生‧福島福到】專題完整閱讀請點選網址:https://reurl.cc/a1VDL3

#311大地震12週年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