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懷宗教授/今大條新聞網
▲(示意圖/Pixabay)
甚麼是「小中風」?
社會上俗稱的小中風,科學專業名稱為暫時性腦缺血(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也就是說流向大腦的血液發生了暫時性的阻塞。但因為症狀通常在一小時內就會消失(也有比較長時間的,科學定義是小於24小時),經影像檢查也不會發現任何存在的血管阻塞,因此 TIA並不會對人體造成永久性損傷,且迅速消失,很多人就會輕忽而不去就醫,依據台灣衛福部的統計資料顯示,台灣人中風立即就醫的比例為96%,但小中風立即就醫的比例就只剩下50%,顯示民眾對於小中風認知不足,且過度輕忽。醫學研究顯示,近17.8%的 TIA 患者會在 TIA後三個月內發生中風,且其中近一半就會在兩天內迅速產生。基於這個原因,美國心臟醫學會在2023年1月19日於國際期刊《中風》上發表了一篇科學聲明(Scientific Statement),內容強調TIA發生後,需進行緊急評估並積極預防全面中風,並認為TIA應該更準確的被翻譯成「中風來臨前的警報」,這就會更加具有警示提醒的作用。
如何判別「小中風」?
TIA 症狀與中風的症狀可以說是幾乎一模一樣,差別只在於出現時間短而且完全康復,TIA來時突然,通常具有以下任何或所有特徵:症狀開始時強烈但隨後消退、症狀通常小於一小時、面部下垂、身體一側無力或麻木、說話找不到合適的詞/口齒不清以及頭暈/視力下降或行走困難。另外,醫學界教導大家很口語化中風症狀的衛教(F.A.S.T.),也可以用於識別TIA,F代表Face(面部下垂或麻木),A代表Arm(手臂無力),S代表Speak(言語困難),T則是Time(立即就醫,即使症狀消失了)
誰容易會有「小中風」?
一般而言,患有高血壓、糖尿病、肥胖、高膽固醇血症和吸煙等的人罹患中風和 TIA 的風險較高,其他增加 TIA 風險的危險因素還包括外週動脈疾病、心房顫動、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和冠狀動脈疾病等等。當然,如果有中風病史的人,出現TIA的風險相對也高。
聲明中提到,磁振造影(MRI)是確認中風的首選方法,最好是在症狀出現後 24 小時內完成,當然也會抽血檢查,用來排除可能導致類似 TIA 症狀的其他情況,例如低血糖或感染,抽血同時也可以檢查心血管的危險因素,像是血糖和膽固醇的高低。一旦確診為 TIA,聲明中建議應該進行心臟檢查,因為心臟的相關因素也可以導致 TIA ,像是通過心電圖評估心律來篩查心房顫動,在美國高達7%的中風或 TIA患者,檢測到心房顫動。如果確認心律相關的問題是造成 TIA 或中風的原因,那麼 TIA 後六個月內,需進行心臟的監測。
由於TIA後幾天內,中風的風險很高,所以神經血管專科醫生最好在TIA後48小時內(但不超過一週)進行查訪,之前的研究已經知道,大約有43%的缺血性中風,在中風前的一週內其實就有發生過TIA,只是很多人沒有注意到,甚為遺憾。
「小中風」後最重要的是服藥並阻止中風發生
小中風患者出院後,仍然有許多人對中風症狀和徵候的知識有所不足, 更遑論如果小中風患者因為相當輕微,而不需要住院,只需回家觀察時。因此美國心臟醫學會才呼籲對患者及其家屬在回家前的積極衛教,何時應該返回急診,現階段按時服藥的重要性,以便能阻止中風的發生。
此次的科學聲明是由志願者寫作小組代表美國心臟醫學會中風小組以及外週血管疾病小組,下設的急診/神經血管照護委員會所編寫的,並得到了美國神經外科醫師協會的認可。
參考文獻:
-
Hardik P. Amin, Tracy E. Madsen, Dawn M. Bravata, Charles R. Wira, S. Claiborne Johnston, Susan Ashcraft, Tamika M. Burrus, Peter D. Panagos, Max Wintermark, Charles Esenwa. Diagnosis, Workup, Risk Reduction of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Setting: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Stroke, 2023; DOI: 10.1161/STR.0000000000000418
延伸閱讀
大陸官媒AI主播慘遭毒舌,狂輸台灣真人AI主播平秀琳
潘懷宗教授》以毒攻毒!細菌也可以治療癌症?
獨家/全台首位真人AI主播開播 連平秀琳本人自己也嚇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