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弋/綜合報導
▲科學家蒙蒂・萊曼(Monty Lyman)在《疼痛大解密:解開痛覺的假象與真相,我們為何會痛以及療癒疼痛的新科學》中揭開疼痛背後的秘密。(圖/臉譜出版授權)
人生在世,酸甜苦辣、悲歡離合是無法避免的事情,心靈創傷和肉體疼痛更是必經之途。一般人大概很難想像「沒有痛覺」是甚麼樣的狀況。牛津大學研究員、臨床醫師蒙蒂・萊曼在新書《疼痛大解密》(臉譜出版)中帶領讀者一窺「無痛奇人」的神秘面紗,這些特殊案例感覺不到疼痛,即便是經歷火烤、刀割,他們的眼睛連眨都不眨。
疼痛是一種保護器而非警報器,大腦為了避免我們受到更多傷害,因而產生這項機制。也有極少數的人,由於先天性基因異常,生命中沒有痛覺,但這會是一種祝福嗎?
蒙蒂・萊曼分享一位「無痛奇人」的故事,巴基斯坦少年納維可以表演「赤腳走在一條由滾燙煤炭鋪成的小徑」,旁觀者若給足賞金,他可能還會大張聲勢,揮舞一把刀,眼睛幾乎眨也不眨,緩緩將刀子插進自己的手臂。
這種極罕見的疾病稱為「先天性無痛症」(congenitalanalgesia),也稱為「先天性痛覺不敏感」。
大約在納維14歲生日的時候,他從家中的屋頂往下跳,向友人炫耀。撞擊地面後,納維起身拍去身上的沙塵,看似毫髮無傷地自行走開。不久之後,納維突然失去意識,離開人世。他在墜落時頭部承受嚴重撞擊,腦部大出血,但他卻連碰撞的感覺都沒有。
醫學專家和科學家聯絡了納維的家屬,他們發現,家族中幾位成員(包括近親)都有先天性無痛症。這些人身上有傷疤、骨折,舌頭前端也有咬傷,奇怪的是,雖然他們完全感覺不到疼痛,但觸覺、壓覺、溫覺都還存在。
劍橋大學團隊分析了納維家族的DNA,清楚看出他們皆有SCN9A單基因突變。這項基因會為鈉離子通道Na v 1.7編碼,支援皮膚與內臟的神經都能找到Na v 1.7。基本上,鈉離子通道是傷害感受器末端的門閘,可允許鈉離子的流入,啟動神經。帶正電的鈉進入帶負電的神經內部,電荷快速翻轉,就會啟動神經衝動。重要的是,Na v 1.7幾乎只存在於傷害感受器,而傷害感受器會啟動神經,傳送組織發出的危險信號,遂可能導致疼痛。2019年,牛津大學發表一項研究,說明Na v 1.7基本上是個聲量調控鈕,有些人的基因突變,影響了這條鈉離子通道,表示痛覺一直被調降至零。正因如此,即使納維的腳被滾燙的煤炭燙傷,負責偵測危險的末梢神經依然默不作聲。
無痛人生看似福氣,先天性無痛症患者的故事卻證明,實情恰恰相反。蒙蒂・萊曼曾從一名醫師那邊得知,對方治療過一名巴基斯坦裔的英國年輕男孩,患者感覺不到任何疼痛,看起來長期情緒低落,相當憂鬱。醫師回憶,男孩耗費了泰半青春,持續檢查身體,確保自己沒踩到玻璃或是燙傷手部。
無痛真的令人羨慕嗎?蒙蒂・萊曼舉例,如果牙醫在你嘴裡注射麻藥,應該會提醒你幾個小時內別喝熱飲,什麼都別吃,想像一下,要是一輩子都過這樣的生活,實在苦不堪言。
蒙蒂・萊曼強調,先天性無痛症患者並未享受福氣滿滿的人生,反而花了大把時間不時回頭查看,時時擔憂組織受了傷卻沒察覺,深陷恐懼。案例顯示,短期疼痛對我們有好處,疼痛能挽救生命,兼具警告系統與教師的角色,讓我們保護自己免於傷害,提升生存機會。先天性無痛症患者必須透過其他感覺,才能得知這一點,例如「看見」流血、「聞到」肉燒焦、「聽到」骨折時啪的一聲。
◆本文摘錄自蒙蒂・萊曼《疼痛大解密:解開痛覺的假象與真相,我們為何會痛以及療癒疼痛的新科學》(臉譜出版/呂奕欣譯),更多精彩內容詳見實體書與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