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台灣智庫諮詢委員-賴怡忠
此次蔡總統訪問瓜地馬拉與貝里斯兩中美洲邦交國,並在去程與回程過境訪問美國紐約與洛杉磯,並在紐約接受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頒發全球領導力獎項(Global Leadership Award),與在加州的雷根圖書館與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率眾院跨黨派議員展開會談。中國全程反對蔡總統出訪,除了刻意安排馬前總統同一時間訪問中國以淡化蔡總統出訪效應,並在蔡總統訪美期間發動假新聞認知戰與動員親中人士前往現場抗議,出動海巡船艦宣稱要在台灣海峽船檢查台灣船隻,並在蔡總統回台後立即發動恫嚇性軍事演習,並對蕭美琴大使、遠景基金會、亞洲自由民主聯盟、哈德遜研究所、雷根圖書館等單位其領導者發動制裁。
▲蔡英文總統與麥卡錫議長。(圖/ 蔡英文推特)
國際關注台海安全力道升高,甚至當面對習近平表達台海和平
針對中國可能對蔡英文總統與麥卡錫議長見面的反應,美國白宮警告中國不要過度反應。而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首先於四月訪中前一週在公開演講再度重申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之後更在與習近平的會面時再度提到歐盟對台海和平與穩定的重視。
此外,在四月二日的日中外相會面上,林芳正外相也在會談中再度提到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美日歐盟等領袖在蔡總統出訪期間多次強調台海和平穩定與呼籲中國不要過度反應的發言,顯示出國際社會反對中國意圖以蔡總統出訪為藉口施壓台灣的態度。
國際大環境對中國相對複雜產生制約效應
現在國際環境對中國相對複雜。首先是習近平於兩會期間公開點名批評美國,中美關係的護欄要形成變得更困難。其次,中國發表針對烏克蘭危機的政治解決立場文件被認為偏袒俄羅斯不注意烏克蘭主張,而不受到歐盟與多數歐洲國家的歡迎。再者,在東亞第一島鏈上,看到美日韓合作持續加強,日本加速提升軍備,美菲在二月也出現新基地使用協議。
當美英澳核潛艦合作計畫細節在三月上旬釋出後,可看出其針對台海可能事態與中國問題為目標的意圖。中國對南太平洋島國的粗暴政治處理也被即將卸任的密克羅尼西亞總統暴露出來。整體來看,中國在二十大後發動的笑臉外交並未帶來更多的國際肯定。
此時,美菲日澳也在四月十一日展開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肩並肩Balikaltan」軍演,地點除南海外,也包括距離台灣相對接近的北呂宋地區。這些對於中國如要有高強度的軍事動作,都產生一定程度的牽制效果。
蔡總統出訪受高度尊重,同時間馬前總訪中行卻被處處穿小鞋,回台後更立即出現擾台軍演,凸顯即使國民黨內的親中路線也無法為台海帶來和平
馬前總統提前幾個月出訪中國,並是在蔡總統出訪前兩天前往中國,顯然中國有意透過這個安排沖淡蔡總統出訪的國際曝光效應,同時向國際傳達出台灣並非每一位政治領袖都支持蔡總統親美外交路線的聲音。
從過去親中有功,還與習近平在新加坡見面的馬前總統,在首次訪中時對於中華民國還是要用相當彆扭與隱晦的方式間接表達,與宋楚瑜、連戰當年的待遇沒有兩樣。顯見不論是國民黨或是其他泛藍非綠的路線,中國對其立場始終未變。中國讓馬前總統將九二共識講出陸版解釋(雙方各自口頭表述一個中國原則),以「一中同表」代替「一中各表」,還提到雙方的憲法都承認台灣是中國一部分,正因為馬前總統形同承認中共憲法,產生了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台灣主權聲稱的效果。但在其他方面對馬約束依舊嚴厲,與蔡總統在美國的公開待遇無法相比。更在馬前總統剛回到台灣後就發動軍演恫嚇,顯見中方並未因馬前總統的出訪與配合,而願意給和平更多機會。
結論:
此次不論是日本外相,或是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在蔡總統出訪期間都提到關注台海的和平與穩定,且是在與中國官員會面時提出。顯示台海和平不僅受到國際關注。更確認台海事務不是中方宣稱的兩岸事務,而已經成為全球性關注議題。
台灣應更積極就台海和平展開國際對話,讓更多會因台海不和平而受影響的利害關係者加入,在台海安全已經國際化的基礎上,嘗試共同創建一個維護台海安全的國際多邊架構。將台海和平放在兩岸關係之下處理只會讓中國意圖將台海議題內海化的計謀更容易得逞。台海安全「脫兩岸化、入國際化」將是未來必走趨勢。
蔡總統此行成功的擴張台灣的國際關注度,也讓台灣更有機會說自己的故事等經驗出發,顯示台灣未來要更積極走出去,不僅維持台灣在國際的存在感,更是透過積極參與以爭取對台灣議題的發言權與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