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音樂人應該知道的五個腦科學知識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文/MUZIK

過去數十年來,因為腦電儀、核磁共振等技術的進步,關於腦神經科學的各種研究愈來愈豐富,也讓人進一步開始探索大腦與音樂之間的各種關係——誠然,就創造或演奏音樂來說,所謂的腦科學並非必須,但卻可能有助於我們更有效率和自信地習樂和教學,從而讓我們在表演時可以更自由地專注於傳達音樂的情感本質,值得音樂人了解一番。

1.音樂和語言一樣,都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標準配備

嬰孩出生兩到三天,就能發現音樂漏拍,能夠控制肢體以後,就會開始靠向有音樂的地方,而且喜歡歌唱更甚於言語;到半歲的時候,已經可以辨別複雜旋律的變化,並擅於記住音樂,可惜這方面的能力,也跟語言能力一樣,如果未經培養,便會漸漸隨著年紀增加而喪失。因此,我們也許應該重新思考要何時開始進行樂教、又要如何教?畢竟音樂本是我們作為人類的天賦之一,知名音樂教育家Edwin Gordon即言:「音樂就像語言,是人類發展與生存的根基。」

2.練習能驅動大腦的神經可塑性

我們的大腦都差不多,但每個人的腦部發展,會因個人不同的學習與經驗而異。音樂活動牽涉到腦裡的多個區域,包括處理視覺、聲音、運動感、情感、記憶的部位。當人練習樂器或歌唱時,就會促進這些區域彼此透過神經網路連結,導致大腦的改變,練得愈多、變化愈多,這就是所謂的「神經可塑性」(neuroplasticity),當然也有強化神經可塑性,讓人技巧進步、記憶增強的練習方法。

3.「練習」是練在腦,不是練在肌肉

「運動心像」(motor imagery)是一種非常有效、涉及所有演奏或演唱相關部位的練習技巧,它的過程大概是:心裡聽到音樂,並且想像自己進行著能夠做出這些音樂的動作,也就是「在心中感覺著這些動作」。

研究顯示,用運動心像的方式練習時,就算沒有真的動手,平日練習裡所用腦中的各個部位——除了傳遞信號給肌肉的運動皮層——通通都會參與進來。所以如果盡可能想像到自己「作樂」時的方方面面,這種「模擬練習法」的效果,幾乎就跟一般實體練習相同,因此對於受傷、一時沒有樂器,或是特別需要加練某些技術但又不想因練習過度致傷的音樂家相當管用,霍洛維茲(Vladimir Horowitz)、魯賓斯坦(Arthur Rubinstein)都是著名的例子。

4.睡得好最重要

睡眠時的腦部活動,更說明所謂練習,其實是練在大腦、而非肌肉。1950年代關於快速眼動期與非快速眼動期睡眠的研究,讓科學家知道人睡覺時,大腦仍相當活躍,並發現了睡眠週期裡的幾個階段,對程序性記憶(procedural memory,也常被稱為肌肉記憶)與陳述性記憶(declarative memory)的的編碼與強化都十分重要。所以睡得不好,會讓人練習起來不但笨手笨腳,也記不住譜上的內容。

5.要聽,更要看

視覺其實是習樂的重要部分。腦中有一種叫作鏡像神經元的神奇細胞,在我們看到別人動作,或是看到某個動作發出聲音時,也會像我們自己去做一樣地產生作用。例如,要是想學小提琴,大腦就可以藉著「看別人拉琴」,來建構一套關於動作及其所生樂音的模板,作為我們自己練習之用。

所以觀察與聆聽,對於習樂或教樂都非常重要,但最奇妙的是,連去聽現場演出時,鏡像神經元也會發揮作用,所見會影響我們所聽。

更多古典樂新訊息:MUZIK閱聽古典樂

24小時古典樂線上聽:MUZIK AIR

【#直播中LIVE】台灣英雄要回來了! 東京飯店直擊 球迷迎接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