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賴俊佑報導
▲原PO外帶壽司回家享用,關燈卻看到驚人景象。(圖/翻攝自 爆料公社)
壽司居然會發光!一名女網友日前外帶一盒壽司,回家關燈後發現,大蝦壽司和白飯居然會發出淡藍色螢光,擔心有化學添加物,照片曝光掀起網友熱烈討論。
原PO在《爆料公社》發文指出,她5月4日外帶一盒壽司回家享用,怎料關燈後發現驚人景象,「沒有在拍鬼片 ~在室內,卻發現大蝦蝦壽司會莫名發光,連白飯也發光…可是小蝦卻沒有,有點難想像我之前吃的有無其他問題。」
原PO上網查詢原因,「發光可能是受到發光細菌感染,或者是在被捕前蝦子吃進了浮游生物或發光細菌,也有可能是店家在處理時,加入了含磷成分的化學物質,例如食品添加劑等。」她表示已向店家反映,目前還沒收到回應,也提醒大家吃壽司要特別注意。
▲原PO發現大蝦和白飯關燈後居然發出「藍光」。(圖/翻攝自 爆料公社)
照片曝光後引來網友蓋樓:「不用到澎湖就有藍眼淚可以看?」、「這樣看電影在黑暗中才找得到壽司」、「以後吃壽司要自備偵測螢光燈」、「以後吃壽司還要先關燈檢查有沒有食安問題」、「爬文說可能存放溫度不夠低,導致螢光細菌污染」;《三立新聞網》詢問當事人,對方表示目前仍等待客服回應,其他不便回應。
事實上,3年前泰國曾發生類似案例,泰國名校朱拉隆功大學(Chulalongkorn)理學院生物科系教授傑薩達(Jessada Denduangboripant)表示,壽司發光可能有3個原因,第1個是會發光的細菌附著在魚身上,第2個是該海鮮生前曾吃過發光的浮游生物,例如鞭毛藻(dinoflagellate),或是會發光的細菌,例如哈維氏弧菌(Vibrio harveyi),第3個可能是廚師添加含磷的香料。不過教授強調,不管是什麼原因,若有疑慮建議不要食用,以免身體不適。
▲泰國曾有類似案例,專家建議有疑慮就不要食用。(圖/翻攝自 爆料公社)
對此,理化老師耿立指出,壽司發光這件事其實不算罕見。當然可能的因素很多,過去在美國曾興起了一股吃發光壽司的熱潮。有廚師把細小的螢光魚混入芥末搗碎後抹在紫菜和米飯上。使壽司上的物質在紫外線照射下發出螢光。
若非人為刻意造成之因素,壽司發光可能有以下原因。首先第一個原因是螢光假單胞菌等會發光的細菌附著在魚身上。而類似事件過去也曾在生豬肉發現藍綠色螢光,就是從發光豬肉中檢出螢光假單胞菌。一般這種細菌經加熱後會被高溫殺死,但生魚片壽司是不會加熱的,因此才會出現發光現象。第二個成因可能是該壽司上的魚種或蝦類在死前曾吃過含會發光之鞭毛藻的浮游生物或是像哈維氏弧菌等會發光的細菌。第三就是食物在製作過程中添加了能使其更具有風味的含磷成分物質。
另一方面屬於較單向的螢光反應來源討論, 發生螢光的必需條件是哪些?如對光的吸收、反射…,因為螢光反應不等於螢光劑。物質受到紫外線照射的時候其中某些特殊化學鍵會被激發,之後的能量轉換成肉眼可以看見光釋出,就稱螢光反應。自然界有許多物質本身會產生,如植物中的葉綠素、甲殼素、調味醬油…在紫外線照射後會有螢光反應的,這是物質本身特性為天然的反應。但利用化學物質的螢光反應來改變物質外觀,如洗潔劑的增白作用應該稱為螢光增白劑。生活用品或食安部分,目前政府有針對可遷移性螢光物質是有所規範使用的,所以螢光劑其實跟漂白劑或是跟其他結構類似毒性化學物質是有所不一樣的!
耿立老師也建議看到發光壽司的顧客們,如無法判斷真正的各類條件與隱憂,盡量考量自身的體質是否適當甚至盡量不要食用,因為很有可會導致如腹瀉或食物中毒的等症狀。
▲理化老師耿立建議,看到發光壽司盡量不要食用,很有可會導致如腹瀉或食物中毒的等症狀。(圖/巨擎教育中心執行長 顧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