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李育道報導
▲評論家王尚智研究國內外「MeToo」多年,他在臉書分享自身看法。(示意圖/pixabay)
台灣近期「MeToo」風暴持續延燒,從政治圈燒到現在的演藝圈,風暴越演愈烈,尤其是演藝圈許多知名男星被爆出性騷後,引發軒然大波。對此,評論家王尚智在臉書發表個人看法,認為受害者「走出傷害」才是最關鍵,才應該是性騷擾案社會思考討論的重點,也才是真正值得研究,且對人生與社會有真正幫助的事,如果只是靠著不斷揭發過去,只能透過此刻,去「傷害對方的現在如此才能走出自己的過去」,坦白說這樣也沒什麼意思。
王尚智提及,性騷擾事件本身確實容易出現大量的「記憶錯植」,受害者不一定都是受害,這個失衡的現況,會慢慢改變。當然,「Me Too」本身在國際上,後來也出現了好幾個「結構性的被質疑」,值得思考。比如經由宣稱的「受害者」,一個人自身的記憶回溯與事件敘述,往往也容易有偏失。一方面,在許多時刻角落非常個人且隱密、難以成證,另方面,所謂當事人的「回憶」,也有高度失真的可能,而這也最終導致國際上依然傾向「由司法訴訟判定」,據此成為最後社會對性騷擾案的認定,而並非「全聽當事者的一面之辭」!
王尚智認為,從現實層面而論,性騷擾也「必須被證明」,這是核心關鍵!舉凡沒有任何「通訊/對話/道歉」的文字與記錄,或者沒有任何「目擊證人、監視器畫面」尤其受害者「沒有在事件發生當時與之後」,曾經有向外界第三方「哭訴、蒐證、看病、網路貼文紀錄」的具體動作,最終都很難取得司法判決上的認同。
他接著舉例,歐美「Me Too」運動最後尾聲,基本上是來到了強尼戴普與前妻安柏赫德的世紀官司,庭審拖延了數年,最初安柏赫德指控強尼戴普的各種「騷擾、家暴、傷害」,幾乎使得強尼戴普被舉世唾棄,生涯瀕臨破碎,娛樂圈內與友人無不閃避,但後來卻是經由眾多粉絲,從社群網路的各種「時空順序、圖文記錄」中,一步步找出安柏赫德的各種「謊言」,經由長時間的言行比對,最終證明了所謂的「女性受害者」,壓根反而才是真正可怕「施暴者」,甚至是對於男性的「加害者」這起案子,也幾乎從此讓國際上對於性騷擾、家暴案「一面倒的相信受害者/女性」,從此嚴肅改觀。
王尚智說,自己因為研究「Me Too」多年,對於當今那麼多性騷擾案的舉發與披露,他自己始終保持「不信任、只聆聽、待觀察」!因為從心理學臨床上,記憶回溯其中有太多的真假虛實,特別是一旦涉及了往往非常不可靠的細節因果。對於所有性騷擾的受害者,倘若沒有真正「訴諸法律、申訴程序」,所有情節的描繪、傷害的敘述、情緒的發洩,基於此刻社會輿論的一味傾斜且少有平衡查證,我都有所留。
王尚智說,性騷擾案除了有國家「司法犯罪」的判定層面,也有社會「道德價值」的集體層面,更也有諸如影視領域的「權力架構」的運作層面;權力關係不只是上下與男女,有時還有許多內幕細節。
▲王尚智接著以董成瑜舉發傅崑萁的例子,認為有些「巧合」存在。(示意圖/翻攝畫面)
王尚智接著以董成瑜舉發傅崑萁的例子,許多人就很難相信,堂堂身為「鏡傳媒/壹週刊」媒體集團的高層主管,手握狗仔及媒體生殺大權,為何能夠足足9年多來「沒有動靜、沒有反擊、沒有對付」,如今卻在傅徹底緊咬NCC護航鏡電視的背景下提出?
而傅崑萁為何會在一幫黨政大老、媒體頭頭面前,會去「抓頭親吻」與他根本不熟悉、政治立場敵對、同時在大學與媒體圈都以「高冷」著稱的媒體女高管?也因此,舉發或舉證性騷擾的本身與當事者,也同樣會被社會與大眾「深度檢視」,舉報者同樣不能以為「自己是絕對弱勢」,就能據此「一味取得大眾同情」或者「社會必須絕對支持」。
最後他總結,每個人是否應該「將某一個已經結束的過去,不斷拉回到現在」,並且「不斷佔用著自己與別人的現在」?至少我自己不是這樣的人,我認為「走出傷害」才是最關鍵!才應該是性騷擾案社會思考討論的重點!也才是真正值得研究,且對人生與社會有真正幫助的事!如果只是靠著不斷揭發過去,只能透過此刻,去「傷害對方的現在如此才能走出自己的過去」,坦白說這樣也沒什麼意思。
★ 尊重身體自主權!請撥打11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