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仲丘/台北報導
▲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專家認為沃爾巴氏菌不適合用於目前登革熱大流行階段。(圖/資料照片)
國內登革熱疫情嚴峻,至7月24日為止病例數已達524例,除了台南,高雄、雲林、台中、屏東等縣市也都有個案。國衛院國家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首席防疫顧問陳錦生表示,讓雄蚊感染沃爾巴氏菌,進而「生不出下一代」的試驗已有成效。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今(25)日表示,今日上午疾管署也召開專家會議,討論此防蚊方法。但與會專家認為,這種防治技術,不適合在目前「大流行」階段實施,但可作為將來登革熱防治的參考。
登革熱由於目前還沒有有效且安全的疫苗,因此目前要預防登革熱仍以孳生源清除、噴藥等傳統手段。但近年研究發現,若讓雄蚊感染共生細菌「沃爾巴氏菌」,就有機會讓同區的蚊子「生不出下一代」。
國衛院國家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首席防疫顧問陳錦生日前透露,國衛院近年來針對「沃爾巴氏菌」於埃及斑蚊雄蚊的研究已有初步成效,目前實驗室每週可培養出百萬隻染「沃爾巴氏菌」的雄蚊,從實驗室的蚊子發現,確實能有效減少蚊蟲數量。但目前的研究僅限於實驗室,得到實際的場域才能知道滅蚊成效。國衛院也會在今(25)日與疾管署召開專家會議,討論在國內試辦的可行性。
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本次專家會議也將請國衛院就「沃爾巴氏菌」的專案研究進行完整報告。會議中也將邀請國內的昆蟲防治專家、南部縣市政府代表、環保署,討論在國內試辦的可行性。
曾淑惠表示,今日與會的專家們肯定國衛院計畫的成效,惟不適合目前大流行時施行,也無法取代現有孳生源清除和化學防治等策略,須思考如何和現有防治策略適當整合。無論採取族群抑制型防治方式或族群取代型防治方式,對環境與其他昆蟲影響均須進行風險評估,並應對施行地區民眾妥為溝通說明;至於成本效益分析可再邀請流病或統計專家等協助,以取得可供決策評估之參考數據。做為政策評估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