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湖女童慘案兇手王景玉
撰文/電視兒童
內湖4歲女童遭砍慘案震驚台灣社會,隔天馬上又出現兩起砍人事件。一起發生在北投捷運站,瘋男尾隨捷運警察狂砍三刀;一起發生在樹林,一名消毒員遭砍。連續兩天發生三件砍人案,實在很湊巧。
不過,世上真的有這麼巧合的事嗎?
研究指出,名人自殺後的3到6月內,自殺率的確會上升,雖然沒有隨機殺人案件的相關研究資料,但是「名人自殺」與「隨機殺人案件」兩者在媒體渲染知名度、行為人本身精神情緒不穩、以及有人死亡等三項發生關鍵因素上,卻有著驚人的相似。若以此論述,不難聯想隨機砍人的模仿效應是真實存在。
自殺是殘害自己的生命,隨機殺人是殘害他人生命,雖然後者更不為人所樂見,但諷刺的是,名人自殺時,各界會因為尊重往生者,報導內容有所節制,而隨機殺人案件發生時,相關訊息的擴散經常是無遠弗屆且沒有節制。
以隨機殺人案件而言,「媒體渲染知名度」、「行為人本身精神情緒不穩」、以及「有人死亡」,也正好闡述了悲劇發生的因果關係:在媒體大肆渲染之下,不斷刺激著這些精神狀態不穩定的人,最終走出屋外實際效仿,成為下一個鄭捷、王景玉。這樣的模仿效應不僅導致整個社會惶恐不安、也無端損失更多的生命財產。
北投砍警兇手
阻止隨機殺人的模仿效應,我們能做什麼?
其實最好的做法是主動辨識出這些不穩定的行為人,時刻防範緊盯,但是身為一般民眾,根本不可能把身邊的不穩定行為人全部區隔出來,因此我們可以做的事,就是不鼓勵媒體繼續報導這些令人膽戰心驚的畫面與內容,透過選擇性觀看的新聞內容,轉移鏡頭關注的焦點。
當各家媒體鉅細靡遺的描述兇手身分、行兇過程以及殺人兇器時,人們必須了解不只是廣大的良善百姓在關注,這些新聞血腥畫面與驚悚內容同時也不斷刺激著一些潛藏在社會陰暗角落,精神不穩定且具攻擊性的「準犯人」,他們沒有邏輯性的思維中,期待著自己也能夠幹出這些「大事」。
這當中媒體過度報導必須負擔很大部分的責任,尤其透過驚悚的標題、詳細的描述吸引目光的同時,可能反而對社會穩定與氛圍造成不良影響。不過換個角度,在現今資訊傳遞快速、多元的網路世代,身為讀者的我們其實有能力改變媒體生態,甚至主導新聞焦點。
媒體不自律,讀者哪有選擇權?
媒體報導走向,往往來自於民眾的選擇,電視台看收視率、網路媒體(新媒體)則是看瀏覽量,這些數字能夠很快反應出群眾當下正關心什麼,尤其網路新聞的流量幾乎是及時更新,因此民眾關心的議題就成為記者繼續追新聞的方向。
以新媒體來說,一個議題會通常從許多不同角度切入報導,就拿這次內湖女童慘案舉例,會出現許多則分別描述兇手身分、行兇過程、受害人家屬、廢死爭議或是後續防治辦法等新聞。這些新聞陸續刊出之後,其中民眾關注度較高的文章,就成為記者後續追蹤的依據。
這次內湖女童慘案大家激憤之餘,如果花更多心思與目光在關注後續立法、類似案件防範或是較為正能量的報導時,相信就不會出現網路上瘋傳「大賣場買斬骨刀」、「兇手信奉邪教」等令人反感的新聞,也許今天就不會再度發生持刀砍人案。簡言之,讀者的選擇直接決定了媒體的焦點,也可能間接造成了隨機殺人效應的發生。
大家還記得鄭捷嗎?去年的新聞《隨機殺人案之後 北捷再經歷16次類似意外》,讓我們實在不敢太樂觀,兩天三起砍人案件,希望真的只是巧合,但讓人擔憂的是,這很可能只是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