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鳳甲美術館邱子晏個展「 」 再探戒嚴歷史記憶

評論

這篇文章報導了鳳甲美術館推出的邱子晏個展,藝術家以他在苗栗客家的成長背景為起點,回望戒嚴時期的歷史記憶,並思考影像敘事如何處理對台灣歷史的經驗與理解。鳳甲美術館指出,邱子晏的作品企圖跨越大歷史和個人生命經驗的框架,並透過新歷史主義式的影像語言回應台灣碎塊化的歷史意識。 文章中提到,邱子晏創作的影片試圖還原過去的歷史場景並詮釋歷史經驗,但創作者對於戒嚴時期的經歷和感受缺乏,因此他開始思考如何連結80年代台灣新電影的影像美學並創造能回應自身處境的影像敘事。在填補空白系列創作中,邱子晏運用造假場景與道具,試圖解構、想像和虛構空缺的歷史經驗,以此連結自己與那段歷史的關係。 這篇文章提供了對鳳甲美術館邱子晏個展的概括性介紹,並提及展覽中的三件新錄像作品,包括《車廂》、《曼德拉記憶》和《鐵軌上的男人》,這些作品以不同的影像語言和敘事結構探問戒嚴時期的歷史記憶。 然而,雖然這篇文章提供了基本資訊,但缺乏對邱子晏作品的深入分析和評論。從文章中,我們無法了解作品的實際內容、敘事手法以及觀眾可能的感受和反應。因此,這篇文章可以更進一步提供對邱子晏作品的評論和解讀,以幫助讀者更全面地了解這個展覽的價值和意義。

這篇文章報導了鳳甲美術館推出的邱子晏個展,藝術家以他在苗栗客家的成長背景為起點,回望戒嚴時期的歷史記憶,並思考影像敘事如何處理對台灣歷史的經驗與理解。鳳甲美術館指出,邱子晏的作品企圖跨越大歷史和個人生命經驗的框架,並透過新歷史主義式的影像語言回應台灣碎塊化的歷史意識。 文章中提到,邱子晏創作的影片試圖還原過去的歷史場景並詮釋歷史經驗,但創作者對於戒嚴時期的經歷和感受缺乏,因此他開始思考如何連結80年代台灣新電影的影像美學並創造能回應自身處境的影像敘事。在填補空白系列創作中,邱子晏運用造假場景與道具,試圖解構、想像和虛構空缺的歷史經驗,以此連結自己與那段歷史的關係。 這篇文章提供了對鳳甲美術館邱子晏個展的概括性介紹,並提及展覽中的三件新錄像作品,包括《車廂》、《曼德拉記憶》和《鐵軌上的男人》,這些作品以不同的影像語言和敘事結構探問戒嚴時期的歷史記憶。 然而,雖然這篇文章提供了基本資訊,但缺乏對邱子晏作品的深入分析和評論。從文章中,我們無法了解作品的實際內容、敘事手法以及觀眾可能的感受和反應。因此,這篇文章可以更進一步提供對邱子晏作品的評論和解讀,以幫助讀者更全面地了解這個展覽的價值和意義。

問答

Q1: 邱子晏的個展是在哪個美術館舉辦的? A. 鳳甲美術館 B. 台北美術館 C. 國立歷史博物館 D. 國立台灣美術館 Correct answer: A Q2: 邱子晏的作品主要以什麼方式來處理對台灣歷史的經驗與理解? A. 影像敘事 B. 繪畫 C. 雕塑 D. 詩歌 Correct answer: A Q3: 邱子晏的錄像作品《車廂》是以什麼方式展示的? A. 三頻道錄像裝置 B. 繪畫展覽 C. 電影放映 D. 雕塑作品 Correct answer: A

Q1: 邱子晏的個展是在哪個美術館舉辦的? A. 鳳甲美術館 B. 台北美術館 C. 國立歷史博物館 D. 國立台灣美術館 Correct answer: A Q2: 邱子晏的作品主要以什麼方式來處理對台灣歷史的經驗與理解? A. 影像敘事 B. 繪畫 C. 雕塑 D. 詩歌 Correct answer: A Q3: 邱子晏的錄像作品《車廂》是以什麼方式展示的? A. 三頻道錄像裝置 B. 繪畫展覽 C. 電影放映 D. 雕塑作品 Correct answer: A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邱子晏個展「   」主視覺。(圖/鳳甲美術館提供)

▲邱子晏個展「   」主視覺。(圖/鳳甲美術館提供)

鳳甲美術館今年暑期推出錄像藝術家邱子晏個展,這位藝術家以其在苗栗客家的成長背景為起點,回望戒嚴時期的歷史記憶,並持續思考如何透過影像敘事來處理對台灣歷史的經驗與理解。他的作品試圖跨越大歷史和個人生命經驗的框架,並嘗試從80年代台灣新電影的影像美學推進,以新歷史主義式的影像語言作為主要的敘事結構,在不斷辯證的過程中回應台灣碎塊化的歷史意識。

邱子晏「   」展場一隅。(圖/鳳甲美術館提供)

▲邱子晏「   」展場一隅。(圖/鳳甲美術館提供)

本次展覽標題「   」(空白引號)指向藝術家的創作方法,以「填補空白」的手法回應個人對於戒嚴歷史的理解與記憶。出生於解嚴前兩年的邱子晏自學生時期便深受台灣新電影的影響。對藝術家來說,80年代和90年代產出的新電影準確地回應了戒嚴時期的歷史情境。

脫離了戒嚴枷鎖與審查制度的台灣新電影,有意識地還原過去的歷史場景,並以寫實的手法回訪並詮釋過去的歷史經驗。然而,對於解嚴前後出生的創作者來說,他們雖然對台灣政治和戒嚴歷史有著知識性的理解,卻缺乏戒嚴時期的經歷和感受。這種歷史經驗的斷裂和歷史記憶的空白,驅使邱子晏開始思考如何銜接80年代台灣新電影的影像美學,並創造能回應自身處境的影像敘事,從而展開了「填補空白」的系列創作。

在這系列創作中,邱子晏運用大量造假場景與道具,試圖解構、想像和虛構空缺的歷史經驗,以填補空白的方式連結自己與那段歷史的關係。他推出3件全新的錄像作品:《車廂》、《曼德拉記憶》、《鐵軌上的男人》,各以不同影像語言和敘事結構持續探問戒嚴時期的歷史記憶,在搭景、實拍、寫實與虛構之間遊移,創造出想像的歷史現場。

邱子晏作品《車廂》。(圖/鳳甲美術館提供)

▲邱子晏作品《車廂》。(圖/鳳甲美術館提供)

展覽從《車廂》這件三頻道錄像裝置起始,觀眾在展場裡搭建的火車車廂裡,一邊透過車窗看到鬱鬱蔥蔥的平原實景,一邊則以錄像呈現沿途的歷史風景。觀眾在觀影的過程中,彷彿踏上了回溯的列車,造訪著不同想像的歷史場景和記憶。

邱子晏作品《曼德拉記憶》。(圖/鳳甲美術館提供)

▼▲邱子晏作品《曼德拉記憶》。(圖/鳳甲美術館提供)

邱子晏作品《曼德拉記憶》。(圖/鳳甲美術館提供)

《曼德拉記憶》以藝術家在台南認識的一名老翁鄭添文的歷史記憶為背景,探討大眾對台灣歷史的虛構集體記憶。這部作品將鄭添文的曼德拉記憶與黃榮燦的版畫《恐怖的檢查-台灣二二八事件》相互交織,呈現一段表面上符合畫中場景的虛構情節,試圖在歷史與個人記憶之間進行辯證和相互註解。

《鐵軌上的男人》則以作家甘耀明的短篇小說《神祕列車》為靈感,將藝術家童年在三義舊山線的生活經驗轉化為一位依靠舊山線鐵軌生活的男人的故事。影片透過夢境般的敘事結構,一方面描繪了內化為個人生命經驗的戒嚴記憶,另一方面則試圖描述受難家屬的生命政治,從已經停運的舊山線火車檢視我們對過去歷史的思考,並試圖挖掘那些不被當作歷史卻仍然是歷史傷疤的事件。

邱子晏作品《鐵軌上的男人》。(圖/鳳甲美術館提供)

▲邱子晏作品《鐵軌上的男人》。(圖/鳳甲美術館提供)

這三件獨立但相互補述的作品,時而以實景拍攝,時而以虛構場景呈現,穿梭在虛實之間,使人難以辨識歷史的真偽。藝術家運用影像敘事和填補空白的辯證手法,以獨特的視角探索台灣歷史經驗中的空白,不僅透過虛構情節展現了集體記憶的模糊性,同時融合戒嚴時期的歷史記憶和生命政治,以反映不同個體的經歷和觀點,呈現對戒嚴時期的歷史記憶的多重解讀。期望能引起觀眾對台灣歷史更深入的思考,以多元視角重新審視過去,並反思我們與歷史的關係。 

展覽資訊

地點鳳甲美術館(台北市北投區大業路166號11樓)

門票免費入場

開放時間星期二至星期日 10:30-17:30

展期|2023.08.12-10.08

展覽座談

時間|2023.09.02(六)15:00

地點鳳甲美術館

與談人|邱子晏、倪祥、簡志峰

網址:http://www.hong-gah.org.tw/

FB/IG:honggahmuseum.tw

【#直播中LIVE】【20241122】彩券開獎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