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芸葶/採訪報導
近年來台灣少子化問題日趨嚴重,影響層面不僅是家庭結構,更關乎台灣社會高齡化、人口結構改變、獨老等重重議題,因此政府也積極擴大「不孕症治療(試管嬰兒)補助方案」,但不孕症議題的背後,其實有許多社會現象、治療趨勢值得探討。
▲台北長庚醫院婦產部尤星策醫師,分享不孕症治療現況與治療趨勢。
台北長庚醫院婦產部尤星策醫師表示,以自身臨床經驗來看,前來門診諮詢的婦女大約有9成是職業女性,尤其都會區女性平均年齡大多落在35-38歲。以科學數據來看,35歲以下每次月經週期能自然受孕的機率僅一成五左右,由此可知年齡越大,越容易面臨卵子數量不足、卵巢早衰等問題,而該現象與「晚婚」脫離不了關係。
根據內政部數據統計,國人平均結婚年齡逐年遞增,2022年男性結婚年齡來到34.7歲,女性年齡則是32.5歲,不僅生理條件下降,女性卵子數量、品質均有所影響,以現代職場環境來說,30-35歲的職業女性正面臨事業衝刺期,因此究竟該為家庭付出,亦或是為事業犧牲,成為現代女性要面臨的一大課題。
▲內政部數據資料顯示,現代人晚婚年齡逐年提升。(圖/翻攝自內政部官網)
對此,尤星策醫師建議女性30歲左右就可檢測AMH數值(抗穆勒氏管荷爾蒙,Anti-Mullerian Hormone)來了解自身卵子庫存量狀況,是預測生育能力的重要指標之一,也可藉此及早進行生育規劃。此外,尤醫師也提醒,「不孕症並非疾病,只要積極面對、維持正向思考、降低心理壓力,生活上則維持良好飲食運動習慣,都有助於提高試管嬰兒成功率。」
尤星策醫師也進一步表示,維持生活作息聽來是再基本不過的生活守則,但實際執行難度卻相當高。尤醫師也分享自身在臨床上遇見的特殊個案,曾有年約36歲的高中女老師,無論取卵幾次,卵子的品質與數量都不盡理想,經尤醫師細心問診後發現,女老師竟天天以兩杯手搖飲果腹,手搖飲雖難以抗拒,但其成份多為加工食品,或是使用塑膠杯,不知不覺中恐攝入含有塑化劑等環境荷爾蒙的有害物質,在尤醫師建議女老師戒除手搖飲、加工食品後,兩個月後不僅成功受孕,更順利誕下兩子!
▲▼卵子數量與生育能力會隨年齡增長而下降。(圖/尤星策醫師提供)
女性在進行「試管嬰兒療程」時,除了要花心力維持好生理狀態外,也容易承受比男性更多的心理壓力、社會眼光等等,不僅情緒波動較大也容易聽信民俗療法與偏方,因此尤星策醫師建議,「治療還是要多採納科學意見,並偕同伴侶一起諮詢、檢測,進而讓男性產生參與感,不僅能讓他們理解女性在生育上的辛苦,也可以協助安撫女性情緒、或是幫忙施打排卵針劑,團隊合作更能提升成功率!」
目前排卵刺激治療以注射型濾泡刺激素為主流(俗稱排卵針),早期常見針劑採用高純度尿液萃取,及倉鼠細胞基因工程合成,但現在大多以人類細胞基因工程重組蛋白質藥品製劑為主。排卵針又可依照效果時間分為長效型(5-7天施打一劑)與短效型(每日施打一劑)兩種。尤星策醫師表示,「由於每個人的身體素質皆不相同,因此沒有一體適用的療程,而『短效型針劑』可針對患者AMH值、體重、卵巢狀況進行劑量調整,約有八成病患皆採用短效型針劑,目前醫界也在推『個人化治療趨勢』,能針對不同個案做更精準的療程調整,有助於提升大多數患者的懷孕率及活產率。」
台灣在試管嬰兒治療的技術與環境已相當成熟,且政府也積極擴大試管嬰兒療程補助,支持不孕夫婦擁有孩子的願望,並減輕其家庭經濟負擔,但若尚未組織家庭,亦或是暫無考慮生育計畫的年輕女性,尤星策醫師建議可優先考慮「凍卵」,尤醫師說,目前台灣凍卵技術十分成熟,若35歲前凍卵15顆即有7成受孕率,但若高齡40歲即使取30顆卵,也僅剩5成的受孕率,因此建議女性及早規劃,並掌握個人化治療趨勢,讓療程更舒適、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