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翊綺/台北報導
▲基本工資連8漲,專家指出是為了考量弱勢勞工的生活,但凡是一體兩面,恐怕企業將人事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基本工資委員會審議結果出爐,月薪從26400元調升至27470元,調幅4.1%;時薪則油176元調高至183元,增幅4%,兩者並未脫鉤,雖整體幅度低於前一次,但與明年軍公教調薪的4%差不多。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指出,這表示勞資雙方皆正視物價上漲衝擊,雖然今年經濟成長率面臨「保1」挑戰,景氣外冷內熱,但內需產業持續面臨缺工潮,需要調整工資來解決人力問題,同時也兼顧到經濟情勢與勞工購買力。
楊宗斌說明,訂定基本工資主要目的,就是要照顧到「邊際勞工」,例如時薪的提高,有助二度就業婦女、中高齡勞工與學生打工族改善經濟狀況;至於月薪規定,雖然直接受惠的外勞、派遣工較多,一般上班族很難因此跟進調高薪資,不過在比價效應、外溢效果帶動下,能推升社會新鮮人起薪水準,緩步改善青年低薪化問題。
此外,根據yes123求職網6月的調查顯示,假如明年基本工資再度調漲,對於整體職缺「平均起薪」,仍然有65.9%的公司透露,預估會跟進調升;只也有44.1%企業坦言,預估會因此降低徵才意願。
楊宗斌認為,基本工資精神,要考量弱勢勞工的生活,避免擴大貧富差距,而且他們又特別容易受到通膨衝擊,不少人甚至需要紓困度日,「只是凡事一體兩面,若薪資上漲,無法避免企業將人事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也就是勞工自己」,而且還可能減少人員聘用機會,或改採自動化生產系統、AI服務模式,甚至出現關店、企業倒閉危機。另一方面,假如減少時薪人員的使用、降低到班時數,變相增加正職人員工作量,恐怕導致過勞風險、提高離職率。
楊宗斌不忘提醒,若因基本工資調高,店家將成本轉嫁給顧客,像是外食費跟漲,每回變動就是5-10元的增幅,恐怕都大於薪資增幅,因此最終會出現「雙輸」或「雙贏」局面,確實需要謹慎評估經濟淨效果:比如顧慮到中小企業的承受度,還有聘用較多計時人員的服務業。最佳狀況應該是,最終薪資漲幅仍大於物價漲幅,代表「實質購買力」增加,使得調薪機制正向循環到內需經濟。
楊宗斌透露,雖然回顧金融海嘯期間,在2008、2009與2010連續3年,受限當時景氣狀況,基本工資凍漲,但是目前的時空背景不同。首先在時機上,通膨壓力大,CPI年增率創七個月新高;接著早已邊境解封、疫情降級,其實出門消費、觀光人潮回溫。藉由基本工資的調高,抵減物價漲幅,並刺激內需消費。
不過楊宗斌也建議,每回針對基本工資的變動,勞資雙方看法經常不同調,甚至演變成「喊價」拉鋸戰,因此「最低工資法」正式立法有其迫切性。只是想取得兩邊皆認同的計算公式,以及適用行業別、企業規模差別,或者是否有地區差異,仍需法制化規定與罰則來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