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翊綺/台北報導
▲基泰建設弄垮鄰房,投資人關心能否「抄底」,專家認為「賠償支出」是一大關鍵。
基泰(2538)建案「基泰大直」因施工不慎,造成周邊民宅傾斜下陷,預防性撤離400多人,但事發至今董事長陳世銘、總經理馮先勉神隱,9日遭北市府祭第一波假扣押,金額近6200萬,並因未如期舉行重訊記者會,遭證交所處以違約金新台幣10萬元。週五(8日)開盤即跳空跌停,賣壓沉重,截至收盤仍有萬張掛賣跌停價,就有投資人關心能不能抄底?對此,財經粉專「邏輯投資」認為,關鍵在於賠償支出。
財經粉專「邏輯投資」在臉書指出,「基泰大直」建案因開挖不慎,底層支撐連續壁折斷破裂,造成鄰近民宅傾斜塌陷,事發後,基泰建設提供受災戶「合作興建意向書」,列出的條件包括舊建物一坪換一坪、地下室平面車位,以及雙方可另議房租補貼。另外,意向書中還提到,一旦雙方簽妥意向書,住戶就不能再與第三人簽定意向書或合約書,也不得對雙方以外第三人透露。
▲基泰(2538)8日一早跳空跌停。(圖/翻攝自Yahoo股市)
為什麼賠償還沒談,基泰建設反而打算先跟受災戶簽訂合建意向書呢?搞得好像要幫忙做「都更」一樣?另外基泰開盤股價直衝跌停,可以抄底嗎?邏輯投資認為:「邏輯投資這兩個問題其實可以合在一起思考,關鍵可能在於賠償支出。」
邏輯投資說,根據9日官方預防性撤離總戶數為197戶、367人,197戶包括鄰損維修與房屋重建,看了一下街景圖,當地為5層樓公寓,塌陷區域的門牌包括1、3、5、7、9號,共計25戶,估重建費用4.2億元;另外25戶安置5年,租金補貼估每戶1年50萬元,合計6250萬元。接著是鄰損補償,估塌陷區受災戶每戶300萬元,其他區域受災戶每戶100萬元,172戶,合計2.47億元,總計收災戶的賠償加重建金額約7.3億元(以上僅為其個人估計,仍須以實際情形為準)。
邏輯投資說明,7.3億對基泰來說,或許不算大數目,根據公司2Q23資產負債表,目前基泰手上有現金29.2億元,流動資產也高於流動負債,此事件應不至於造成公司有立即性的財務危機,但原有「基泰大直」的基地必須打掉重練,一則將耗費更多成本,另外已經購買預售屋的33戶屋主如果要求退訂,退還的訂金或工程款金額估1成約1.35億元,這也都是潛在支出。
此外,考量基泰同時有5處工地都在興建,這個部分也需要資金周轉,因此如果同時進行賠償、退訂與重建,基泰的資金運轉勢必面臨壓力,可能需要增資、發債或出售土地因應,這也會減損公司潛在價值。因此,如果基泰有能力整合受災戶土地重建,至少可以透過整合開發,降低興建成本,甚至還可能從中獲得部分開發利益,彌補損失。
不過,邏輯投資認為,這步棋「時間點」下得不對,畢竟社會大眾高度關注本案,卻在這時候冒出要受災戶簽署合建意向書,難免會引發規避賠償的質疑,雖然公司重訊表示一定會承擔賠償責任,但商譽恐怕難以止血。「另外,根據基泰的說法,公司也有進行相關投保,但如果本案存在人為的錯誤決策,保險公司是否願意承擔損失,有待商榷。」
至於是否能抄底呢?邏輯投資假設賠償與重建支出約為7.3億元,基泰股本43.8億,對EPS影響估約-1.7元,再考慮相關建案的銷售可能受到限制,股價淨值比或有下修空間。目前公司的股價淨值比為0.94倍,處於過去8年的區間上緣,是否會基於負面消息影響,下修至歷史中間偏低位置的0.7-0.8倍,投資朋友可以自行評估,畢竟,抄底是門「技術活兒」。
★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