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編特輯】
非預期懷孕造成的流產人數居高不下! 國健署統計指出,國內20-35歲未婚女性人工流產年發生率約1.45%,以人口數推估平均每年有2萬3千名女性進行流產處置,可能還有未登錄的黑數難以計算,恐留下心理創傷!
欲解決非預期懷孕問題,目前醫界建議最有效的方式是「雙重避孕」,即為女性規律服用事前避孕藥、男性全程且正確使用保險套。然而,台灣一項針對18-35歲女性的最新避孕認知與行為網路調查發現,因擔心服藥會傷害卵巢子宮、水腫、噁心,或出現情緒低落等副作用,目前僅3成5女性採用服用事前避孕藥的方式避孕。更有超過1/3的女性以計算安全期、體外射精等高風險方式進行避孕。甚至在體內射精意外發生後,試圖採用水沖洗陰部的方式緊急處理。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常務理事暨奇美醫院婦產部部長蔡永杰醫師強調,目前已有使用天然雌激素、能有效降低副作用的事前避孕藥可以選擇,女性無須擔心藥物副作用而採用錯誤的避孕方式。台灣婦產身心醫學會理事長張芳維醫師也提醒,比起藥物的副作用,非預期懷孕恐帶來更多的心理創傷,與更高的焦慮、憂鬱症風險。兩位醫師在9 月26 日的世界避孕日前夕攜手疾呼,女性應遵循「雙重避孕」原則,找回自身的避孕自主權,降低非預期懷孕率,讓愛愛不再冒險。
最新台灣避孕行為調查3成5女性仍計算安全期 醫示警:三大NG避孕行為 誤用恐影響日後懷孕率
張芳維醫師表示,最新網路調查顯示18~35歲女性的避孕認知及行為仍有改善空間,提醒若無生育計畫,應避免高風險避孕行為,也整理出以下3大NG行為:
◆NG 1:避孕賭孕氣,交給命運來安排?
女性主要使用保險套避孕(86%),並同時選擇計算安全期(35%)、體外射精(34%)等高風險方式避孕。張芳維醫師提醒,國健署建議之有效避孕方式有:保險套、口服避孕藥、子宮內避孕器、避孕貼片等,雖避孕效果無法達百分之百,仍有一定作用,安全期和體外射精則非建議避孕方法。臨床建議最有效的避孕方式則為「雙重避孕」,即為男性全程戴保險套、女性服用常規避孕藥。
◆NG 2:不小心體內射精,還有物理方法可處理?
若不小心發生保險套破洞、體內射精等意外時,雖然有66 %女性會盡速就醫諮詢、64%服用事後避孕藥補救;但調查也發現,平均每5位女性就有1位用水沖洗陰部的錯誤方式緊急處理。
◆NG 3:事後和事前避孕藥都一樣,只差服用時間點不同?
調查也進一步指出,高達64%女性選擇服用事後避孕藥補救,卻有過半數人不清楚兩者差異;張芳維醫師提醒,雖然前後藥物成分相似,但事後藥的高劑量荷爾蒙恐引起強烈副作用,長期服用也可能亂經、影響日後懷孕機率 。
女性非預期懷孕身心壓力大4成5出現焦慮症狀 醫籲:因避孕藥迷思採用錯誤避孕方式 恐招致更大身心傷害
張芳維醫師表示,雖然目前醫界建議最有效的避孕方式為「雙重避孕」,但根據最新網路調查統計,台灣事前避孕藥使用率不到5成(35%),與歐美國家相比仍偏低(德國54.3%、法國50.5%);女性對於事前避孕藥的常見迷思(如:長期服用會傷害卵巢子宮),恐讓自己失去避孕自主權。
張芳維醫師提醒,因擔心藥物副作用而採用錯誤避孕方式,若非預期懷孕恐招致更大的身心壓力。國外研究顯示,女性在意外懷孕至人工流產前罹患憂鬱症的風險較有生育規劃的女性高出 2.5 倍[iv];其他研究也顯示[v],女性因意外懷孕要人工流產前,40-45% 的女性會出現焦慮症狀,約 20% 的女性則有抑鬱症狀。流產後心理痛苦會減輕,但高達約 30% 的女性在一個月後仍會遇到情緒問題。
蔡永杰醫師提醒,女性應掌握避孕自主權,避免意外懷孕造成身心傷害。蔡永杰醫師進一步說明,針對過去常見的避孕藥副作用疑慮,現已有使用「天然雌激素」的事前避孕藥能選擇。事前避孕藥依照黃體素種類分為四代,第四代複合式口服避孕藥並不會造成子宮內膜異常增生,停藥後也可恢復排卵。併用的黃體素,也不會增加體重。再者,因新型雌激素具有選擇性作用機轉,預期可降低乳房不適等症狀[vii]。第四代Plus避孕藥則改為使用天然雌激素E4,E4為女性孕期間由胎兒肝臟所分泌,現有技術已能透過植物萃取合成。不僅能保留第四代口服避孕藥的益處,還能降低靜脈栓塞副作用,提升安全性。
▲圖說:適逢9 月26 日世界避孕日,蔡永杰醫師與張芳維醫師共同呼籲,女性應遵循「雙重避孕」原則,找回自身的避孕自主權,降低非預期懷孕率,愛愛不再冒險賭「孕氣」。(圖/台灣婦產身心醫學會提供)
掌握「雙重避孕兩大原則」愛愛不再賭孕氣
適逢9 月26 日世界避孕日,蔡永杰醫師與張芳維醫師也共同呼籲,避孕應透過雙方溝通妥善的方式,而非單由一方主導避孕權利。為掌握避孕自主權,女性應與另一半約定「雙重避孕」原則:
◆原則1:男性全程使用具避孕效果並能同步預防性傳染病的保險套
◆原則2:女性每天規律服用常規事前避孕藥
讓愛愛不再提心吊膽賭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