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從一起漁工殺人案,探討司法改革 移工等多元議題,台劇《八尺門的辯護人》叫好又叫座,被譽為今年最強台劇,但在播出前卻一度陷入滯銷困境。
▲台劇「泡沫化」危機! 文化部推"黑潮計畫"盼扶持台劇 疫情後產銷失衡。(圖/截圖自YT)
戲劇監製 董成瑜,Netflix就不願意再像以前那樣花那麼多錢,(採購策略)突然變得非常保守,那時候我們正好在拍《八尺門的辯護人》,我們想說真是滿糟的,回憶發行過程幾經波折,當初將八集預算拉升到6800萬,花大把時間田調打磨,目標是上檔國際串流平台,最後卻靠國內電信龍頭投資出品,才免於虧損 而Netflix 在全劇播出受到關注之後,除了原買的台灣地區,再加買了國外區播映權,在在凸顯台劇現正面臨,產銷失衡危機。
▲台劇「泡沫化」危機! 文化部推"黑潮計畫"盼扶持台劇 疫情後產銷失衡。(圖/截圖自YT)
獨立片商執行長 楊麗貞表示,產製跟平台能夠胃納的量上面,還是終究會需要找到一個平衡點,所以我們也看到近期,有非常多的台劇其實拍完了,但是可能不如理想地,可以上到國際平台,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我覺得很多人都在講,有泡沫化的情況嘛。
業界預估2022年,至少就有15到40部台劇苦無銷路,關鍵原因就是被國際平台套牢了。
2016年Netflix挾帶大量資金揮軍亞洲,台灣團隊一窩蜂產出高規格劇集,渴望獲得青睞,但近兩年疫情紅利流失,國際平台一改過去大灑幣策略,轉向保守,以台灣市場來說,一年最多只採購三到四部劇集,剩下的好劇只能另找曝光機會,但本土OTT平台規模小,根本不具購買力。
▲台劇「泡沫化」危機! 文化部推"黑潮計畫"盼扶持台劇 疫情後產銷失衡。(圖/截圖自YT)
獨立片商執行長 楊麗貞表示,我們單一的平台,任何一個平台站出來,都很難跟國際平台,有全球的市場的規模,所給出來的購片預算去比較。
華燈初上片,歡迎光臨,從高中開始,到現在的每一條,我都有好好留著。
以華燈初上為,Netflix為了爭搶獨家播映權,豪灑三億,對比台灣市場小,卻有超過三十家OTT平台,資源少又分散自然敵不過大國業者,根據NCC統計平台市佔率,光是Netflix和Disney+就佔去六成,而台灣最大Hami Video和friDay影音占比都不過2.2%,業者認為,要找回主場優勢,當務之急是號召平台合作共同製作高質量好劇。
▲台劇「泡沫化」危機! 文化部推"黑潮計畫"盼扶持台劇 疫情後產銷失衡。(圖/截圖自YT)
但問題又來了,戲劇監製 董成瑜表示,即使是很有經驗的公司,他們跟我們大家遇到的問題都是一樣,就是人才不夠的問題。九零年代開始,就整個就往下了,大概有15年到25年的這種(人才)大斷層。
人才庫青黃不接,因為2000年開始,中國影視產業崛起祭出高薪攬才,台灣大批工作者西進對岸。學者預估,曾有多達七成團隊幫陸劇做代工,直到疫情。加上對岸限娛令政策限縮,這兩年台灣人才才回流,而原本具有的強項,也要繼續向下打磨。
▲台劇「泡沫化」危機! 文化部推"黑潮計畫"盼扶持台劇 疫情後產銷失衡。(圖/截圖自YT)
醒吾科大新媒體傳播系主任 林添勝表示,其實講創意,其實我們覺得遇到最大的困難就是他(創作者)不知道他要想什麼。
因為創意大部分來自生活體驗。
上課片段,在導播機上面 每一個按鍵,相對應就是一個正機的畫面。
來到科大影視人才培育現場,除了像這樣的導播實務教學,近來更重視文化素養課程,因為創意除了來自生活體驗,更考驗創作者的文化底蘊。
▲台劇「泡沫化」危機! 文化部推"黑潮計畫"盼扶持台劇 疫情後產銷失衡。(圖/截圖自YT)
醒吾科大新媒體傳播系主任 林添勝表示,我們就是多加強他(學生)的,比如說電影的鑑賞能力、影視鑑賞能力、文學鑑賞能力把它編在通識的課程。透過鑑賞,培養學生多元視角與國際觀。
學者認為,創意不是一蹴可幾,應從小落實美學和文化教育,才能激盪出真正的"國際"台劇,好劇本搭配大型合資合製案
在這場文化保衛戰中不被國際平台綁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