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藍詩孟報導
▲冬天來上一碗熱騰騰的薑母鴨,既暖胃又暖身。(圖/資料照)
天氣明顯降溫,民眾為了暖暖身子,入冬後也酷愛「吃鍋」進補,但營養師高敏敏就提醒大家,其實鍋類餐點熱量、鈉含量都不低,提醒6大族群的朋友吃火鍋時要多留意身體狀況,避免補過頭,出現健康問題!
高敏敏今(13)日在臉書發文,表示冬天到了,薑母鴨、麻油雞、羊肉爐、酸菜白肉鍋等等鍋物是不少民眾的最愛,但以下6大族群的民眾在食用時要特別注意:
✎易嘴破、皮膚濕疹者:已處於嘴巴潰瘍、皮膚尋麻疹、濕疹、皮膚紅腫癢的情況下,身體可能已處於發炎狀態,若在此時進補恐造成發炎狀況加重,反而延長病情。
✎自體免疫疾病者:若是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乾癬患者,進補可能導致免疫過度亢進。
✎糖尿病者:建議以少油、高纖食材為主,而像是南瓜、芋頭、玉米、山藥等主食類食物,要注意攝取量 以免血糖過高。
✎高血壓者:建議減少烹調使用的酒量及醬料,以免血壓過高。
✎痛風患者:減少喝湯,因為酒精不利於體內普林代謝,也須注意肉的份量並多喝水。
✎腎臟病友:湯及肉類蛋白質中的鉀含量偏高,有腎臟疾病的患者要注意攝取量。
除此之外,高敏敏還透過1張圖表帶大家一同了解6種鍋類的熱量及鈉含量,建議民眾如果吃鍋要吃得健康,除了少油少鹽的烹煮外,還可以少加一點酒精、多加一點蔬菜;醬料部分能不沾就不沾,或是避開豆瓣醬、豆腐乳,改用蔥、蒜、辣椒、蘿蔔泥為主,加入少許醬油當沾醬即可。
▲熱量最低的酸菜白肉鍋鈉含量最高,高敏敏建議大家喝湯也要適量。(圖/翻攝自高敏敏臉書)
另外,高敏敏也提醒大家,吃鍋「少吃加工製品」,盡量以原型食材為主,應避免像是蛋餃、魚餃、丸子、蟹肉棒、油豆腐等,可以多吃蔬菜、魚肉、雞肉、海鮮、豆腐,這樣熱量、鈉含量也會降低許多。總結來說就是要把握「多蔬食、少加工、湯不喝光、醬不多加」的原則,讓吃鍋不再油膩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