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韋帆/台北報導
▲花敬群表示,社宅興建有助於完善區域機能,對於房價反而有撐。(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行政院長陳建仁規劃2032年達成100萬戶社宅,內政部預計2025年開始,保留3~5%「區段徵收」、「市地重劃」土地,由中央買回,供社宅使用,消息一出,立刻引起產學兩界反彈,直批這樣的作法恐導致天下大亂。內政部次長花敬群表示,「地方不願配合興建社宅,中央自然必須拿回主導權,我們來蓋」!國土署稍早也發布聲明強調,「社宅」,可完善居住機能,提供多元服務,反而對區域增長有所益處。
有學者認為,徵收方式不應一體適用,尤其精華地段,單價百萬起跳,社宅興建將引發建商、居民反彈,政府碎片式規畫恐天下大亂;亦有學者指出,地方政府區段徵收時,早已考量土地效益最大化,若非得賣給中央,恐影響原有規畫目標,導致土地效益大打折扣。
鄉林董事長賴正鎰表示,當前都更案很多位於都會精華區,營造成本攀升,多被興建為豪宅,若基地不大,部分幾戶拿來做社宅,還有誰會來買,落實上是有難度的。
內政部次長花敬群今(15)日在「政大社科院30周年慶─社會正義與永續發展研討會」表示,社宅屬於公共福祉,過去請地方配合一起興建,但許多縣市府配合度不高,中央自然就必須自己取回主導權,興建社宅。
他14日也再三強調,社宅是「好宅」、不是鄰避設施,社宅標籤已經慢慢被淡化,許多研究及業者實證分析,在社宅周邊房價反而抗跌,對周邊房價支撐;此次百萬戶計畫,主要是希望將都更容積回饋改採興建社宅,沒有明定%數,是因考量每個建案成本不一,而市地重劃、區段徵收才是「百萬戶社宅」的重點。
至於各界擔心社宅影響房價,花敬群說,「社宅標籤已經慢慢被淡化,不是過去認定的鄰避設施,過去幾年來,六都已有非常多都更分回或以容獎興建社宅案例,代表這個現象逐漸被社會理解、接受,且社宅經營管理到位,許多研究及業者實證分析,在社宅周邊房價反而抗跌,對周邊房價反而是支撐。」
國土署今(15)日也特別再度說明,社宅除了提供居住,更提供多元福祉,如托老、托幼、青創等設施,下階段社會住宅推動將搭配整體開發區、捷運建設及都市更新開發,可改善居住狀況,也具有快速引入人口活力、提供更多元公共服務,激發區域經濟的增長等益處,讓不同特質的城鎮能有符合城鄉特質的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