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振興醫院院長魏崢表示,生物瓣膜會老化,需再次手術置換瓣膜才得以延續生命。(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心臟瓣膜缺損時,無法維持順利的血流,將危及生命,但對於高齡患者來說,再次開心手術風險較高。百歲人瑞(101歲)林爺爺因主動脈退化幾乎半臥床,日前找上振興醫院決定接受「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手術(TAVI)」,好解決心臟零件出問題的體力困擾,所幸手術順利,只花了5天就能行動自如回家,還可重拾跟鄰居串門子、做家事的日常生活。
振興醫院今(24)日舉行「二尖瓣二次置換手術」記者會,宣布完成1046例經導管瓣膜置換手術,並獲得「經導管二尖瓣瓣中瓣手術亞太教學卓越中心」的認證。
▲李永在表示,國內需置換心臟瓣膜的患者平均年齡約5、60歲。經導管二尖瓣瓣中瓣手術。(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振興醫院院長魏崢表示,台灣近20年來手術植入外科生物瓣膜的病患眾多,每年約會有200至300名患者需施行生物瓣膜置換手術。但生物瓣膜平均壽命約15年,就像皮革或塑膠材質會老化一樣,瓣膜老化損壞通常都需要再次手術置換瓣膜才得以延續生命。
但是再次開心手術風險較高,因此近年來發展使用「經導管微創瓣膜置換新技術」,來置換、取代功能已退化的外科生物瓣膜,為病患開啟生命第二春的契機。且目前手術範圍已由主動脈瓣膜擴大到二尖瓣膜,以振興醫院為例,迄今完成的1046例經導管瓣膜置換手術當中,就包括有主動脈瓣膜以及二尖瓣瓣膜。
▲振興醫院獲得「經導管二尖瓣瓣中瓣手術亞太教學卓越中心」的認證。(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外科醫師李永在表示,國內需置換心臟瓣膜的患者平均年齡約5、60歲,不過生物瓣膜平均壽命約為12至15年;但國人平均壽命已超過80歲,等於有半數以上的患者恐需再置換心臟瓣膜。
他解釋,心臟的左右兩邊都有心房與心室,各個腔室之間具有瓣膜,瓣膜的功能類似閘門,能夠在心臟跳動過程中適時地打開與關閉以維持血流方向。一旦心臟瓣膜無法完全打開時,會造成「狹窄」,讓血流無法順利通過;而當瓣膜無法完全閉合時,就會導致血液「逆流」,讓血液從心室倒流回心房。不僅引起不適,還可能致命。
李永在舉上述個案表示,由於林爺爺年事已高,加上有高血壓、糖尿病以及肺氣腫等,主動脈退化不堪使用,幾乎是半臥床在家,體重也掉到只剩40多公斤,體力出現很大的問題,還好身體算硬朗、也無失智傾向,加上年紀已屆可以申請健保給付,因此不必花費百萬便能重獲新生,術後體重增加到50多公斤,每天可以在自家客廳散步、自行拿筷子吃飯等,讓他覺得很幸福。此也為振興醫院第三位百歲人瑞接受此置換術個案。
記者詢問,生物瓣膜與經導管微創瓣膜置換手術的差異與費用上落差?李永在指出,傳統再置換手術時間約10小時,新技術可把手術時間大幅縮短到40分鐘到1小時,且患者住院時間也從1個半月縮減到1週左右,可大幅縮減併發症風險外,術後當天或隔天就能下床走動。而在費用上,前者健保採有條件給付,自費一顆約15至20萬間;導管微創置換瓣膜手術目前採自費,費用破百萬、約需14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