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縣小琉球觀光興盛,造成環境承載過量與生態破壞,海委會提出「潮間帶管理」、「獨木舟、SUP等遊憩浮具管制」、「遊客總量管制」3大決議,跨領域合作,盼解決地方困境。
▲海洋委員會主委管碧玲(右2)赴當地視察,盼從衝突中尋求共識,讓海洋生態與漁業及遊憩產業間能共存共榮。(圖/中央社)
海洋委員會今(30)日發布新聞稿指出,小琉球面臨環境承載、海域使用區劃及遊憩管理等問題,涉及保育、漁業、航運、遊憩及國土管理等,目前已於肚仔坪、杉福、漁埕尾等3處潮間帶,規定每時段上限300人,補助屏東建置潮流生態網預約導覽系統,推動劃設海龜重要棲地,並規劃自由潛水分區,減少漁船與潛水活動間的衝突。
第20次委員會議中做成3項決定,首先是「檢討潮間帶管理措施」,由海委會、交通部及屏東縣政府,針對蛤板灣及龍蝦洞等2處潮間帶,研擬人流管控規劃;其次為「強化獨木舟、SUP等遊憩浮具管制」,由交通部研擬浮具管理制度,避免業者占用沙灘堆置浮具,影響海龜上岸產卵等生態破壞;最後將推動「遊客總量管制規劃」,由交通部評估小琉球每日觀光人數容受量。
各權責機關再於18日前往蛤板灣及龍蝦洞現地勘查,達成3點共識,包含進入潮間帶需申請導覽人員陪同、由專人不定時巡查及持續監測潮間帶生物資源量等。
海委會主委管碧玲表示,觀光擴張與生態永續的衝突,無論在哪裡都有其特殊性與地方性,從衝突中尋求共識就能建立可操作的典範。
她說,海委會將攜手交通部、屏東縣府及在地民間社團等,以溝通協調平台方式,深化各界交流並化解歧見,讓海洋生態與漁業及遊憩產業間能共存共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