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奇中心/唐家興報導
▲乾隆為何會把皇位傳給平庸的嘉慶?原因耐人尋味。(影視示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乾隆六十年,已是八十五歲高齡的乾隆皇帝決定將皇位禪讓給第十五子永琰,也就是後來的嘉慶帝;然而,乾隆一生有17個兒子,嘉慶皇帝永琰排行第十五。按照清朝「立長、立嫡」的皇位傳承原則,排行靠後且是庶出的永琰,幾乎沒有繼承大統的可能,但為何乾隆皇帝會把皇位傳給資質平庸的嘉慶呢?背後原因耐人尋味!
其實,從史料記載可以知道,乾隆最初也確實沒有把第十五子永琰列入考慮範圍。但老天似乎是故意與乾隆過不去,嫡次子永璉、嫡七子永琮相繼夭亡,其他皇子也大多英年早逝。到了永琰出生的時候,他的14個兄長中有8個已經死去,就連深受乾隆寵愛的皇五子永琪也在幾年後早逝;為此,乾隆皇帝不得不放下祖制,從剩下的幾個年幼、庶出的皇子中另擇儲君。
而在當時的情況下,皇十一子永瑆和皇十五子永琰是幾位皇子中比較優秀的。但兩位皇子比較起來,永瑆是一個有主見的、有才氣的皇子,按理來說,將皇位傳給永瑆其實最好的選擇,有利於大清朝繼續強盛下去,但乾隆的私心,讓他選擇了為人規矩仁孝的永琰。
▲乾隆是一個很看重皇權的人。(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其實,乾隆擔心自己的權利會受到挑戰,永琰的規矩、聽話被乾隆看見了;乾隆選擇接班人所遵循的原則,就是必須不容置疑地遵從他的意志,不打折扣地繼承他的政策,不遺餘力地維護他的權威;而當時不管是大臣還是國外的使節,也都明白了乾隆心中的算盤。
事實上,乾隆是一個很看重皇權的人,皇權比他的命還要重要,他不願意將自己的權利分給其他人,就算是自己的兒子也不可以。嘉慶登上皇位後,全國上下本沒有使用嘉慶新曆,而是依舊採用乾隆年號。乾隆雖然退位,但實際上他依舊上清朝的最高權利人,自己退位稱太上皇帝,且仍自稱「朕」,太上皇諭旨稱為「敕旨」,太上皇還有一個職責,就是每天要對皇帝進行「訓諭」。嘉慶帝就這樣被自己的父親操控著,坐了幾年的傀儡皇帝;仔細想想就可了解,乾隆為何為會選擇一向言聽計從的永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