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徐湘芸、鄭翔仁 / 新北報導
寶林茶室案2名死者的檢體被查驗出「米酵菌酸」,背後的大功臣之一就是法醫研究所,一般檢體就需要耗費2到3周時間,而這次在沒有「標準品」可以比對的狀態下,短短4天就驗出米酵菌酸,法醫所功不可沒。
▲法醫所這次在沒有「標準品」可以比對的狀態下,短短4天就驗出米酵菌酸。
鑑識人員忙進忙出,因為地檢署相驗解剖後會將檢體送到法醫研究所進一步分析,其中案件量最繁重的就是毒物化學組,而死亡真相就在裡面。
法務部法醫研究所鑑識人員:「當天是他接了多少案,他就會一次一口氣處理完,(29日)15件,他必須完成前面這些『前處理』程序,然後後續才會有人協助上機。」
寶林茶室案首度檢驗出米酵菌酸,加上沒有標準品比對,檢驗上更是困難重重,一般拿到檢體鑑識人員每次都是大海撈針,第一步進行前處理,透過通盤檢驗、萃取,確認裡面藏了哪些毒物。
▲案件量最繁重的就是毒物化學組,因為死亡真相往往就在裡頭。
法務部法醫研究所鑑識人員:「(第一步)篩驗出來之後,可能篩出某些特定的成分,那你就會在特定成分需要進一步知道它的含量的時候,你就會進行定量的實驗。」
確認毒物後得透過各種精密儀器分析成分,因為這很有可能就是破案關鍵。
法務部法醫研究所鑑識人員:「現在生物檢體中的毒藥物含量都是很低的,所以你必須要濃縮讓它濃度提高,你才能夠去檢測出它。」
▲一個案件就可能有3至4個檢體,通常需要約2到3周才會有完整報告。
光是1個檢體,從前處理到定量分析成分,最後比對資料庫確認毒物含量,每個環節都繁瑣複雜,一個案件就可能有3到4個檢體,通常約2到3周才會有完整報告。
法務部法醫研究所鑑識人員:「我們案件量很大,現在的案件量光是死亡案件每年超過3000(件),但實際上我們正職的編制內的人員只有9到10位 。」
一位法醫所的鑑識人員一年得處理超過300件死亡案,這回寶林茶室案釀成2死,各單位日夜接力檢測,從24日案件發生到28日,短短4天就驗出2名死者檢體內含有米酵菌酸,盡速讓大眾釐清真相。
▲一位法醫所的鑑識人員一年得處理超過300件死亡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