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朱俊傑、胡時瑛、朱怡蓉/屏東、高雄報導
屏東東港區漁會公布截至18日早上為止,拍賣黑鮪魚數量,已經有6425尾,創下22年紀錄,漁會總幹事分析原因,中西太平洋黑鮪魚保育組織近年來保育有成之外,這次補釣期間,遇到了3次月圓,大大的月亮在漆黑的海面上就有「手電筒效應」,魚類的趨光性,紛紛跳出吃餌!
黑鮪魚一尾一尾送進拍賣市場,根據東港區漁會統計,6月18日早上的拍賣量6千4百25尾,這數字創下22年來的紀錄,只比2001年的6686尾稍微低一點,漁會總幹事分析其中一個原因是這個。
東港漁會總幹事鄭鈺宸:「今年特別遇到的是3個月圓。」
捕釣季開始,經歷了漁民口中三次的「月光暝」黑鮪魚大豐收,月亮和黑鮪魚的有關嗎?民眾這樣聯想。
民眾:「因為月亮特別大,魚看到月亮之後就很興奮,就會跳出海面。」
民眾:「因為月亮會影響潮汐之類的吧。」
民眾:「(月光讓)漁船比較容易看魚吧,就比較好知道哪邊比較多魚。」
月亮和黑鮪魚的關聯性到底如何?根據漁民經驗,只要「月光眠」出海就會大豐收。
船長李先生:「月光會光亮(比較會吃餌)對,比較會吃餌,魚比較會浮出水面,月光如果弱一點黑就會差一點。」
東港漁會總幹事鄭鈺宸:「月光暝魚就會出來,這是漁民他的一個長期經驗推斷下來的,其實我覺得還是回歸到太平洋委員會這邊,他們透過一些科學的研究,去把台灣其實也不是台灣,他可能在各國的黑鮪魚配額他都有增加,那就表示他們有滿相當的科學證據,去顯示說黑鮪魚是復育有成的。」
除了大自然的因素外,總幹事也分析,今年黑鮪魚配額增加,顯示全球的黑鮪魚數量是增加的,反映出管控捕撈數量的保育措施有了成效,黑鮪魚大豐收無論背後原因是哪個,和月亮有關的話題引起無限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