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陳佳鈴報導
▲火車站月台為何叫月台?網友在臉書社團發文引起網友熱烈討論。(圖/翻攝FB鐵道文化之旅)
火車站內乘客必須在月台上等候列車進站後上車,不少人曾疑惑,大家都知道後車的地方叫月台,但為何叫「月台」?典故卻鮮少人知道。近日一篇PO在臉書社團《鐵道文化之旅》的文章引起熱烈討論,才發現月台叫月台,為何不叫站台、平台的美麗典故!
關於供乘客上下火車的<月台>,一名網友在社團發文詢問火車站的月台為何不叫<日台>或<星台>?,其名稱由來聽過許多種說法,個人比較喜歡土木工程師朋友的解釋:「我們設計道路的交叉處時,常常會出現像新月狀的小島,習慣稱它為「月台」。」該PO文搭配上照片,不少網友留言表示「看照就秒懂」,不過網友也提供含金量高的知識訊息,表示叫月台有多種說法。
有網友表示,「古代殿堂通常處於高台之上,正面高台會向外延伸一些,作為儀式空間,稱為月台。現在的車站如果只有一個岸式月台接在車站後面,其形狀跟古代殿堂前面的月台相似。」也有網友提供「『月台』的『月』字來源於日文的『月見』,意思是『看月亮的地方』」。在古代,日本的車站月台多是露天的,人們站在月台上等車時,常常能看到月亮,因此得名「月台」。這個說法最早可追溯到江戶時代。
另一個說法是「月台」源於日語的「月見台」,是指一個能夠欣賞月亮的高台,後來被用來指火車站的乘車平台。這個詞被引入中文後,就直接翻譯成了「月台」,沿用至今。
另一個網友則表示,「月台」這個名詞最早緣於中國古建築的基本名稱,因為中國古建築不打地基,而是建「台基」,而後整個房子是「放」在那個台基上。
「台基」由四部份組成「台階、欄桿、台明,月台」,亦即「台基,外延,伸出屋頂部份,抬頭不受遮擋,可賞月。」網友進一步解釋「月台,是古老的名詞,而火車月台,則是現代的引用。」另一個網友也呼應「月台其實是借用詞,月台本來指的是唐宋宮殿式建築的台座中,門前那個連接樓梯的石製高台。」
▲從維基百科上查尋,月台,原意是「賞月的高台」。古老傳統建築中,大殿、正房前方連接台階的向前方突出的平台稱為「月台」。(圖/維基百科)
從維基百科上查尋,月台,原意是「賞月的高台」。中國傳統建築中,大殿、正房前方連接台階的向前方突出的平台稱為「月台」。站在月台上,一般前無遮攔,適於賞月。古人登月台觸景生情,心情舒暢,思緒萬千,會引發出各種人生感悟,並留下眾多詩詞佳作,例如宋敏的「明從海上來,皎皎入我牖。何如登高台,對月把尊酒」,以及蘇轍的「夜色何蒼蒼,月明久未上。不上倚城台,無奈東南嶂」。
一篇月台的PO文,含金量超高的知識訊息由上百網友交換提供,不過也有網友逗趣的說,英文比較簡單「管他叫月台還站台;英文都稱呼為platform。」據了解目前台灣香港都叫「月台」,大陸則稱為「站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