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潘靚緯報導
▲台東部落傳出集體中毒事件,疑似都吃了死者生前自製的「蝸牛小米粽」。(圖/翻攝畫面)
台東縣金峰鄉賓茂村今(18日)凌晨傳出食物中毒案,部落有12人在守靈時,吃下了死者生前自製的「蝸牛小米粽」,導致12人命危送醫,3人死亡,9人仍在治療中,引發中毒的元兇目前仍未知。對此,ICU急診醫師陳志金在臉書分享指出,田螺或蝸牛雖然也可能有河豚毒素,但中毒症狀不太符合;以症狀來看,神經毒素的可能性是有的,過去曾發生把「大花曼陀羅」誤當成「假酸漿葉」做小米粽造成中毒,他認為可能性最高。
▲部落83歲阿嬤自製蝸牛小米粽,包了生蝸牛、生田螺、、生豬肉、竹筍、芋頭梗,烹煮食用後幾小時出現抽搐,心跳停止。(圖/翻攝畫面)
金峰鄉賓茂部落一名83歲阿嬤,17日下午自製「蝸牛小米粽」,裡面包了「生蝸牛、生田螺、生豬肉、竹筍、芋頭梗等,傍晚食用,當晚8點多就因身體不適,送醫途中出現抽搐,心跳停止,送醫不治。不料來守喪的親友,晚間11點陸續齊聚來守靈,有20人共食死者生前烹煮的蝸牛小米粽,18日凌晨3時許,親友開始出現全身發抖、冒冷汗等不適症狀送醫,造成3人死亡,引起社會譁然。
「Icu醫生陳志金」在臉書發文指出,有進食共同的食物,「食物中毒」的可能就比較高,相同環境的其他曝露(環境用藥)可能性還是有的。中毒事件,要從中毒症狀,初步分析是什麼類的毒物。在數個小時內出現嘔吐、抽搐、昏迷、死亡,口鼻分泌物多,神經毒素的可能性是有的,特別是會讓副交感神經興奮的毒物。從食材上來看,把「大花曼陀羅」誤當成「假酸漿葉」做小米粽造成中毒的事件,過去也曾發生過,「個人覺得這個可能性較高。」。
▲曾有民眾誤把大花曼陀羅當作是包裹粽子的假酸漿葉,食用後中毒。(圖/資料照)
另外,誤食姑婆芋(山芋)是需要被考慮的,但是到致死,是比較少見的。外界推測可能是蝸牛引起中毒,對此,陳志金醫師表示,「河豚毒素也可能出現在田螺或蝸牛中,毒素不會隨高溫烹煮而失去毒性,會引起神經系統症狀,如麻痺、抽搐,甚至呼吸衰竭和死亡,但是比較不會出現口鼻分泌物多。」。
也有人想起39年前發生的「金蘭醬油家族生食蝸牛5死案」,就是長期生吞蝸牛導致寄生蟲感染。陳志金醫師表示,「廣東住血線蟲感染(症狀不會這麼快出現)、肉毒桿菌毒素中毒、細菌性食物中毒(特別是素素)、甲醇中毒,雖然都需要被列入考慮,但是,症狀上都有不符合的地方。」究竟原因為何,有待衛生單位進一步查明。
陳志金也強調,每次事件發生,總是會有事後諸葛的人留言:「第一例出現的時候,醫院怎麼沒通報?衛生局怎麼沒作為?」,但事實是,第一例出現的時候,很難可以判定是中毒,只有在陸續出現「群聚」之後,才有可能會想到是中毒,「醫生沒有像你這麼『神』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