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台灣膽道癌研究獲國際肯定  癌症醫學會主導修定「泛亞洲臨床診療指引」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台灣膽道癌研究獲ESMO肯定,登亞洲區治療指引,圖為討論過程。(圖/癌症醫學會理事長陳仁熙提供)

▲台灣膽道癌研究獲ESMO肯定,登亞洲區治療指引,圖為討論過程。(圖/癌症醫學會理事長陳仁熙提供)

台灣之光!癌症連續第42年蟬聯國人10大死因榜首,不過民眾對膽道癌(或稱膽管癌)相對陌生,因初期症狀不明顯,一旦確診多已進入晚期,可說是最為棘手的癌症之一,且藥物選擇也有限。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理事長陳仁熙,日前與國內各醫師統整膽道癌國際研究數據、國內臨床使用經驗等論文資料,在2023年和亞洲各國相關癌症醫會及歐洲腫瘤學學會(ESMO)專家們啟動修定泛亞洲版(PAGA)ESMO膽道癌臨床診療指引作業,並順利在2023年12月於ESMO Asia Conference的共識會議上取得共識,成功修訂亞洲區最新的治療指引,進一步在2024年8月發表ESMO Open期刊上線發表。

膽道癌是一種從膽管上皮細胞長出來的惡性腫瘤,包括肝內膽管癌,肝外膽管癌(包括肝門膽管癌),膽囊癌及壺腹癌。肝內膽管癌是除肝癌外第二常見的肝臟惡性腫瘤。一般來說膽管癌少見於年輕病患,被確診的患者大都是60至70歲的人,且男性略多於女性。

對於亞洲區膽道癌治療指引,陳仁熙表示,此次癌症醫學會能夠以國內膽道癌的臨床經驗來主導和ESMO , 中、日、韓、馬、星、印、泰等亞洲國家專家建立共識,出版亞洲區最新指引,對癌症醫學會而言實屬正面肯定外,對亞洲病患來說也是治療福音。

他說,ESMO在歐洲是最大腫瘤醫學會,歷年進行很多討論發表相關歐洲各種癌症治療指引,癌症醫學會成立也有40多年歷史也和ESMO交流多年,ESMO近年在新加坡每年舉行ESMO Asia會議,於2016年後並討論出版發表適合於亞洲的各癌症治療版指引。台灣前一次在2019年的主導肝癌治療指引;此次爭取到膽道癌指引主導權, 由他偕同指引總召集人高醫大陳立宗教授、台大許駿教授、中國醫大白禮源教授,台北榮總陳明晃教授及姜乃榕醫師等六位專家參與,除了整合國內外的論文文獻外,再加上台灣有臨床用藥治療的實際經驗,所以ESMO治療指引修改訂定作建議,修訂適合亞洲人種的膽道癌治療指引。

癌症醫學會理事長陳仁熙。(圖/陳仁熙提供)

▲癌症醫學會理事長陳仁熙。(圖/陳仁熙提供)

陳仁熙指出,膽道癌相對於歐美來說,在亞洲尤其是東南亞與東北亞(包含台灣)發生率顯著較高,然其肇因則可能與寄生蟲、膽管炎、慢性膽管發炎、膽道結石、慢性B型或C型肝炎病毒感染、自體免疫、代謝性疾患等因素導致,然原因多發而不單一且有地域性差異。由於膽道癌的症狀與肝癌、胰臟癌相似,初期無明顯症狀,患者診斷確診時多為晚期導致無法手術,主要得靠藥物、化療等方式治療,然治療藥物選項少且進展慢,不論期別之五年存活率約僅 10-15%。不過近年在免疫、標靶等治療上都有明顯進步,成為改善患者存活之契機。

陳仁熙進一步表示,這一項專業認定不僅代表台灣醫療團隊主導召集成為亞太區的重要指引,更象徵提升台灣在治療膽道癌領域的能見度與主導權。近年膽道癌確診人數逐年上升,指引未來仍有修改的空間,建議健保署可以參考最新的國際指引,並為膽道癌規劃國家層級的防治政策。

#《奕起聊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