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性別認同不是病 精神科醫師:「今年是台灣跨性別元年」

圖、文/鏡週刊

小那(左)從大學休學後,父親(右)特別買大型玩偶熊安慰她

▲小那(左)從大學休學後,父親(右)特別買大型玩偶熊安慰她。

小那外表很女性化,上大學後,同學、老師自然把她當成女生,但有同學懷疑她的性別,向系辦詢問,發現小那的學籍資料性別為男性。實驗課分組時,男生一邊,女生一邊,小那找不到人跟她同組,助教要幾個男生來照顧小那,還說:「這是給你們福利喔!」有同學當著全班的面替她出櫃:「老師,他不是女生。」老師轉過頭來,一臉驚訝:「你是男生喔?」小那非常受傷,哭了一個晚上,為此休學。

父親曾疑惑:為什麼要選擇當女生?如果補充男性荷爾蒙,是不是就不會想變成女生了?看到她上大學後在醫院、學校遭遇的痛苦,父親這才明白,跨性別的孩子真的非常辛苦,不是自己選的,也不是想改就能改的。父親改變態度,還會要她打扮漂亮一點,安慰她:「妳就是女生啊!」

現行強醫療 籲走向非醫療

關於精神科診斷,即便小那的女性認同很穩定,性別不一致性也很顯著,但每位醫生診斷方式仍不一致。小那遇過看診一次就開診斷書的醫生,也遇過需要穩定回診6個月至2年、並進行心理測驗的醫生。

開設性別友善門診、專長性別不安評估的羅東博愛醫院身心暨精神科醫師蔡楚葳解釋:「心理測驗其實是在做很基本的認知測驗,看一個人的決策能力和人格穩定度,確認思考過程沒有扭曲的認知,就像接受器官移植的人,捐贈者、受贈者都需要經過精神科醫師會談,確保他們明白相關的權利義務。」她坦言個案的異質性很高,有些很顯然沒問題,有些決策過程有狀況,都會影響到評估與診斷的時間長度。她認為,臨床上的困境在於性別友善醫療資源非常稀缺,即便開出診斷,也很難找到跨科合作的醫師,「美國有些大學醫院已經有跨性別者的次專科,由精神科醫師跟外科醫師一起學習,你會非常知道個案要經歷哪些階段,才能在門診預告(後續流程)。」

小那幼時舊照,她說自己小學後就很少拍照。(小那提供)

▲小那幼時舊照,她說自己小學後就很少拍照。(小那提供)

2013年的美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第五版與世界衛生組織出版的《國際疾病分類》(ICD)第十一版,已將性別不安(Gender dysphoria)、性別不一致(Gender incongruence),從障礙(Disorder)移到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類別,意即只是一個心智狀態。蔡楚葳說:「同性戀去病理化,是因為有個精神科醫師被帶進同志聚會,他發現這些人其實沒有病,就回去推動,有很豐富的故事和標誌性的事件。但跨性別去病理化比較是演進的過程,陸續討論了十年,在2022年才正式去除病理化。」

2022年,美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修訂版(DSM-5-TR)將性別不安定義為:一個人所體驗到、表現出來的性別(experienced/expressed gender),與出生時被指定性別之間有顯著的不一致,且持續6個月以上。新版手冊今年剛在台灣翻譯出版,蔡楚葳認為,今年無疑是台灣跨性別元年,加上變裝皇后妮妃雅在美國奪冠,為大眾打開多元性別的光譜。

精神科醫師蔡楚葳表示,性別友善醫療資源非常稀缺。(蔡楚葳提供)

▲精神科醫師蔡楚葳表示,性別友善醫療資源非常稀缺。(蔡楚葳提供)

伴盟創會理事長、律師團召集人許秀雯指出,醫療用語的修訂相當關鍵,「所體驗到、表現出來的性別」的用語更著重社會經驗、自我認知。此外,「跨性別醫療程序」(cross-sex medical procedure)也改為「肯認性別醫療程序」(gender-affirming medical procedure)。這些都顯示跨性別者的社會性別被正面肯定,而非與生殖器綁在一起。

許秀雯認為,台灣應該由「強醫療」走向「非醫療」,引發相關討論及爭議。她以同性戀為例:同性戀不需要去精神科拿診斷證明才能結婚,同理,對於沒有醫療需求的跨性別者而言,強迫他們去醫院,被診斷性別認同和性傾向,無疑是困擾和羞辱,「我們應該尊重每個人的認知,他自己都說他是男生或女生,用這個性別生活且想要被這樣認定,你很難強求他一定要是什麼樣子。」何況,性別的定義本就鑲嵌於社會傳統窠臼,「有人覺得不化妝、講話粗聲粗氣、拋頭露面根本不算女生,性別平權運動就是不斷在打破這些框架。」

伴盟創會理事長、律師團召集人許秀雯認為,政府應盡快修改法規,否則勝訴判例僅有個案效力,有需求者仍無法換證

▲伴盟創會理事長、律師團召集人許秀雯認為,政府應盡快修改法規,否則勝訴判例僅有個案效力,有需求者仍無法換證。

27歲的跨性別女性Vivi(化名)就屬於沒有醫療需求的多數。2023年,她與伴盟律師團挑戰這道高牆時,僅向法院提出13張日常生活照片、自述與親友書信。母親在信中說明Vivi的成長歷程:家中三個孩子,Vivi排行老二,從小就和哥哥、弟弟不太一樣,玩伴大部分是女生,穿著打扮比較中性,個性也跟一般男生不同。母親這樣向法官說:「如果您問我『是否支持她把身分證性別欄更改成女生』,我會覺得這是她的人生,她最知道自己是誰,是什麼性別,也應該可以決定自己的事情,這件事不是我要不要支持與否的問題,我會覺得其他人也不應該否定她或干預她。」

Vivi大學開始轉換性別,漸漸留長頭髮。(Vivi提供)

▲Vivi大學開始轉換性別,漸漸留長頭髮。(Vivi提供)

與身體和解 為生育留一線

今年7月11日的言詞辯論庭上,Vivi留著一頭黑色直長髮與齊瀏海,身穿一件氣質典雅的蓬蓬袖上衣與寬褲出庭,對庭上說:「跨性別是我經過長時間對自己的感受所確立的個人性別狀態,並不是一時的妄想或是我想透過這樣的認同去獲得什麼利益。」「我希望所有跨性別者有機會可以活得自在、安好,不因為與大眾不一樣就不斷受到他人排斥與評價,或是被社會用多數暴力的方式去強摘我們的器官、斷定我們的性別。」


更多鏡週刊報導
【鏡相人間】從生存到生活 台灣跨性別者處境與性別變更爭議
【免手術變更性別1】學校違反醫囑強迫她住男宿 教官逼問:你是男還是女?
【免手術變更性別2】法界共識強制手術違憲 政府無權強摘性器官

#台灣

【女神在線S5-Ep5】西裝外套潮起來!!你的蜜糖是我的毒藥!!穿對是超模!!穿錯變阿婆!?
大數據推薦
【女神在線S5-Ep5】西裝外套潮起來!!你的蜜糖是我的毒藥!!穿對是超模!!穿錯變阿婆!?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