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手錶比醫生有用?急診醫喊「不公平」:是疾病的特性

生活中心/彭淇昀報導

近日一名澳洲女子分享,透過Apple Watch偵測到自己有「室上性心搏過速」(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的症狀,才發現自己過去10年來被醫生診斷的焦慮症竟是誤診。對此,ICU醫生陳志金表示,「說誤診並不公平!實際上是疾病的特性,造成診斷的不容易,而科技的進步,剛剛好提供了一個診斷的機會」。

陳志金認為,說醫生誤診並不公平,實際上是疾病的特性,造成診斷的不容易。(圖/翻攝自Pixabay)

▲陳志金認為,說醫生誤診並不公平,實際上是疾病的特性,造成診斷的不容易。(圖/翻攝自Pixabay)

陳志金表示,困難診斷的「室上性心搏過速」,有些是「陣發性」的,是「心律不整」(心跳跳太快/太慢/不規則)的一種。他解釋,「陣發性上心室頻脈」或「陣發性上心室心搏過速」就是心跳會突然跳很快,而它的發生是一陣一陣的,會突然發生,又會突然消失,因此有時候診斷上並不容易。

陳志金指出,除非看診的是心臟專科醫師,他如果強烈懷疑是「陣發性上心室頻脈」,才有可能去安排「心臟電氣生理檢查」去「誘發」心律不整,才有機會確定診斷,否則醫師大部分都會跟病人講,等你下一次發作時,趕快到急診/診所去做心電圖(來證實)。但是,有時候往往到了急診/診所,它又恢復正常了,因此這類病人就經常會被當成是「焦慮」症,要說是誤診也太沈重了。而且,在國外就醫沒有台灣方便,不能直接看心臟專科醫師,看急診也要等很久,心電圖沒有「記錄到」發作的「心律不整」是很合理的,報導中的病人被長年當成是焦慮症是有可能的。

陳志金說,隨著可以記錄「心律」的手錶面市,病人可以「隨時」在自己覺得不舒服時(心悸),自行記錄「心電圖」,再收集起來拿去給醫師看,多記錄了幾次,就有可能剛好記錄到發作的心電圖,因此增加了這類心律不整的診斷,這些手錶原始的心電圖記錄功能,是為了診斷另一種『室上性心搏過速』叫「心房顫動」(不規則的心跳),一種會增加腦中風機率的心律不整。

當病人覺得自己反覆會發作,但是就醫的心電圖又正常時,醫師也會建議他去買一支這種手錶,把心電圖記錄的時間,從原來的「10秒」增加到數日、數星期、甚至數個月,自己只要覺得不舒服就記錄,然後收集起來拿去給醫師看,自然就有機會「抓到」心律不整發作的心電圖,再進行進一步的檢查。

陳志金認為,並不是醫師無能、也不是誤診,而是疾病的特性造成診斷的不容易,而科技的進步,剛剛好提供了一個診斷的機會。

#陳志金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