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佩琪/台北報導
▲ 陳女在threads上發現化名小熙的網友發文招攬斜槓打工,差一點落入詐騙陷阱。(圖/翻攝畫面)
根據刑事局統計資料,假投資詐騙仍是各詐騙類型中,造成財物損失最高的類型,且過去詐騙集團多透過Facebook臉書、Youtube等平台投放詐騙廣告,現在延伸到年輕族群較常使用的Instagram、Threads平台,提醒民眾仍應提高警覺。
北部地區一名年約20多歲陳姓女子,平時透過網路工作維生。2024年9月底,利用threads找兼職工作時,看到網友張貼串文,強調輕鬆斜槓兼職等語,引起陳女注意,並主動私訊詢問,之後透過IG和暱稱「小熙」的網友加Line好友。小熙告訴陳女,工作內容很簡單,只要透過特定網站操作漲、跌,每週一到週六14點、16點、19點操作即可。
▲ 張女懷疑自己遭詐騙,化名小琳的網友和自稱執行長的人士,還企圖以金管會「講情費」繼續騙。(圖/翻攝畫面,下同)
原本陳女對小熙說的工作內容懷疑是詐騙,但之後連續5天都收到1000元報酬,讓陳女對此不再質疑,接下來又被加入一工作群組。小熙告訴陳女,群組裡有VPN可保護個資,可以放心操作原本的工作,隨後群組發布一投資專案,宣稱如果主動投入資金便能獲得較高分潤,同時有網友分享自己的成功經驗,讓陳女決定向小熙報名參加專案。
一開始陳女聽從小熙建議,向銀行借款50萬元,加上自己的存款,陸續購買價值約60萬的泰達幣(2萬顆),並交付到對方的「冷錢包」。待陳女開始在平台上操作,獲益855萬元要出金,小熙表示得事先向金管會申請,請陳女分開申請,沒想到平台不斷顯示輸入金額錯誤,小熙要陳女提出60萬的4分之1金額證明資金來源,陳女才起疑,懷疑遭遇詐騙,向警方諮詢後報案。
但另一名張姓女子就沒這麽好運,及時發覺。中部地區年約30歲的張姓女子,平時從事餐飲業,於2024年10月間在Threads上看到標榜「輕鬆投資賺錢」的文章,因此留言私訊,隨後便被加入名為「AI綠能科技」的群組,由一「協理」介紹群組成員「小琳」,負責張女和其他網友的諮詢。
該名協理並表示,只要透過特定S網站投資便能獲得高報酬,網友小琳也向張女證實自己也投資過,並非詐騙後,張女深信不宜,聽從指示向幣商購買250多萬元泰達幣到自己新申請的OKX錢包,轉了8次將所有泰達幣交付到對方的冷錢包。直到聽家人談論提到165反詐騙網站上有公布「S網站」已被通報,才驚覺遭到詐騙。
誇張的是,張女向對方詢問到底怎麼回事,對方還宣稱可以協助張女向金管會給予「講情費」,意即透過賄賂拿回款項,還想繼續行騙,但張女堅持要取回投資款,結果被踢出群組,張女這才向警方報案。
刑事局提醒,假投資詐騙經常透過網路廣告投放,現在甚至出現在社群網站上貼文,呼籲民眾務必謹慎判斷,投資一定要透過金管會核可的管道,如有疑問,可撥打110或165反詐騙專線詢問,避免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