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彭淇昀報導
不少人被便秘問題困擾著。對此,大腸直腸科醫師陳威智表示,飲食均衡只是促成排泄順暢的條件之一,此外,馬桶坐姿不正確也可能間接造成便祕。
![陳威智醫師表示,馬桶坐姿不正確,有可能會間接造成便祕。(示意圖/資料照)](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21/01/03/2967140-PH.jpg)
▲陳威智醫師表示,馬桶坐姿不正確,有可能會間接造成便祕。(示意圖/資料照)
有些人感到納悶,「明明飲食都很均衡,蔬菜水果都沒少吃,但不知道為什麼每次上廁所都要花很多時間才能擠出一點點」,陳威智反問,「問題是你『坐』對了嗎?」並表示飲食均衡只是促成排泄順暢的條件之一,但如果馬桶坐姿不正確,還是有可能間接造成便祕。
陳威智分享日本消化內科名醫大竹真一郎提倡的「最佳排便坐姿」,首先是「馬桶前置板凳+大腿和身體呈35度」,根據客觀的研究顯示,在這樣的角度下,可以達到耻骨直腸肌放鬆、腹肌被加壓的雙重效果,讓腸道與肛門處於最能輕鬆排便的狀態。
陳威智接著說,墊起腳尖、背部打直向前傾,就算沒有小板凳也是可以達到相同效果,若家中有年長的長輩,建議可以透過抱抱枕的方式以利往前傾壓住腹部,讓身體更穩定也更安全。
陳威智提醒,「有便意再上,馬桶不要坐超過5分鐘」,避免用力太久,容易引發痔瘡以及黏膜腫脹,甚至導致靜脈屈張和痔瘡流血。
更多新聞:味噌湯別再這樣煮!溫度過熱「好菌全死光」 醫曝正確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