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人的免疫系統需要學習,否則容易過度敏感,甚至對無害的物質(如花粉)產生強烈的免疫反應,進而引發過敏等免疫疾病。(圖/資料照片)
大S因感染流感併發肺炎猝逝,引發外界對流感、肺炎及免疫力的關注。醫師張家銘表示,我們從小被叮囑要遠離髒污環境,以免生病,但劍橋大學名譽教授John Trowsdale 最近顛覆了這個傳統觀念,呼籲適當的「髒」反而能讓免疫系統更強大。現代社會中,父母常過度保護孩童,使孩童生活在過於乾淨、缺乏微生物的環境中,反而可能削弱免疫系統的學習機會,使其變得過度敏感,對無害的物質(如花粉、塵螨)產生強烈的免疫反應,進而引發過敏等免疫疾病。
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在其臉書表示,我們從小被叮囑要遠離泥巴,深怕髒污環境會害人生病。然而,劍橋大學名譽教授John Trowsdale 最近卻顛覆了這個傳統觀念,在其著作《身體的智慧:免疫系統新科學指南》中,提出一個嶄新的觀點,適當的「髒」不但無害,還能讓免疫系統更強大。
他表示,Trowsdale形容免疫系統就像一支軍隊,必須不斷透過「演習」來增強防禦能力。這些演習從何而來?答案就是來自環境中的細菌和微生物,因此,孩童早期的適應過程能降低日後發生過敏、氣喘和自體免疫疾病的風險。
但現代社會中,父母過度保護孩子,甚至讓他們生活在過於乾淨、缺乏微生物的環境中,這反而可能削弱免疫系統的學習機會,導致它變得過度敏感,對無害的物質(如花粉、塵螨)產生強烈的免疫反應,進而引發過敏或其他免疫疾病。
此外,許多家庭已經養成頻繁使用消毒濕巾、抗菌洗手乳的習慣,彷彿細菌是健康的頭號敵人。但Trowsdale警告,過度清潔可能對免疫系統造成傷害,人體的免疫系統不是設計來應對「過度消毒」的世界。」缺乏與微生物的接觸,會讓免疫系統失去適應環境的機會,導致身體更易對無害物質產生過度反應,進而誘發過敏和慢性疾病。
張家銘表示,上述內容並非表示,衛生不重要,而是人類應該保持適度的清潔,而不是一味追求「無菌」的生活。Trowsdale的研究讓人重新審視健康的定義。真正的健康並不是遠離所有細菌,而是學會如何與它們共存,讓免疫系統自然成長、適應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