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年收入上億的最大服飾商圈,淪為夕陽產業?如何再現風華?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艋舺服飾商圈形象LOGO。

圖、文/Ramble Taipei 漫步台北

台灣的紡織與成衣產業曾是台灣最大的創匯產業,幾次產業外移後,成為搖搖欲墜的夕陽工業;艋舺服飾商圈曾是台灣最大的成衣批發市場,全盛時期還曾道路自動封閉、摩頂放踵,而今卻門可羅雀,令人唏噓。為了探源這段歷史,「Ramble Taipei」特別專訪了艋舺服飾商圈促進會榮譽理事長洪文和,帶我們回憶商圈的光榮歷史以及未來將如何再起。

台灣原住民很早以前即開始抽麻來做編織,然台灣紡織業的興起,則是自日本殖民統治台灣開始。當時台灣的紡織業屬於殖民產業,將紡織所需的原料運往日本,加工成紡織品後再回銷台灣,因此台灣在那段時期的棉布多由日本進口。而台灣本土所生產的麻布,則用來製成麻布袋包裝庶糖等產品運回日本。

國民政府遷台後,許多上海幫及山東幫的紡織業者,從中國大陸帶來了大批的原料及機器到台灣落地生根,同時也帶來了成熟的紡織技術,在政府政策鼓勵下,紡織業成為台灣最早起步的工業之一。

民國48年04月28日台灣最早的人造纖維問世,由於人造纖維多重種類與用途,再加上台灣當時不論是紡織技術、販售價錢或低廉的工資等方面,都讓讓台灣紡織業深具國際競爭力,成為台灣最大的創匯產業。

「拼接衣」起家的艋舺服飾商圈

民國40至50年代,台灣物資缺乏,有錢人家大都請師傅幫忙訂做衣服,由於當時並沒有所謂「成衣」的概念,一般民眾的衣服都只能到布行剪布、回家自行縫製,因此縫紉機成為那一輩的媽媽們出嫁時必備的嫁粧。

來自彰化芳苑的洪蔡閃女士可以說是艋舺服飾商圈的開山祖師爺,其兒子所開的「洪勝美服飾行」是艋舺服飾商圈的第一家成衣店。當時的洪蔡閃女士為貼補家用,到工廠買些剩下的布邊(即邊腳布,也就是裁剪剩下的布),進而加工拼製而成「拼接衣」販售。後來生意愈做愈好,從原先揀布邊來做的「拼接衣」,發展到直接買布來做成衣,店面也愈開愈大,若是人手不夠,就回彰化家鄉找親朋好友來幫忙做。

交通也是艋舺服飾商圈崛起的重要因素。由於萬華火車站是緊臨台北火車站的大站,若說台北火車站是人群南來北往的轉運站,那麼萬華火車站則是當時的貨運轉運站。由於載送貨物非常方便,艋舺服飾商圈成為台灣最早的成衣批發地,除了全省各地的人到此地批貨外,還有許多不同國家的人會來買衣服。

艋舺服飾商圈在全盛時期,遍及和平西路、大理街、西園路及康定路一帶,擁有高達2000多家的服飾批發店,只要能掛上衣服的地方,即便是樓梯間或一面牆,都可以掛起衣服來賣。過年前更曾因人潮擁擠,道路會呈現半自動封閉的狀態,當時一家店面每年收入都能達到上億元以上,收入相當驚人。

▲一家接著一家開的艋舺服飾店。

艋舺服飾商圈的特色

1.「洪家班」稱霸

隨著洪蔡閃女士的生意愈做愈大,從拼接衣到成衣,採取前店後廠方式,前面的店面賣衣服,後面就是成衣工廠,自己做、自己賣。店面因此愈開愈大,只要人手短缺就回家鄉找親戚來幫忙,主要原因在於自己人方便管錢與商量加班。複製這種成功模式,進而起而效尤的人也愈來愈多,因此整個商圈裡有九成以上的店家姓洪,形成所謂的「洪家班」。

巧合的是,五分埔的成衣市場中也有很多姓洪的店家,令人好奇是否姓洪的人特別會賣衣服?

細究之下,原來在民國50年代,新店溪泛濫嚴重,造成萬華西園路一帶時常淹水,因而政府在當時仍未開發的五分埔地區蓋了些簡易公寓來安置這些人。這些人當中多數姓洪,被安置後也將艋舺成衣的經營模式帶過去,再加上五分埔臨近松山火車站的交通因素,因而寫下五分埔成衣市場的另一個故事。

2.從0歲賣到99歲

艋舺服飾商圈區的成衣種類非常多,從0歲賣到99歲,不論是男裝、女裝、孕婦裝,或者強調機能性的跳舞裝或防磁波裝等都有。而在喜宴場合打扮入時的媽媽、婆婆或阿姨身上所穿的「親家母裝」,也是這裡的一大特色。

3.特製收錢長條桌

艋舺服飾商圈在鼎盛時期,一家店的每年營收至少上億元,而且都是現金交易。店家為了做生意,常常會訂製一張長條桌,桌面上會挖個洞,下面緊連著深度達兩米的櫃體。就功能性而言,長條桌的桌面是用來整理衣服,桌面上的洞則用來塞現金,兩尺深的櫃體就是一個巨大的錢櫃。

曾經躬逢其盛的老前輩說,當年除了把錢塞進長條桌外,還必須多準備一把長尺,把錢壓下去,以免錢太多塞不進去。晚上打開長條桌算錢時,是每家店面最痛苦的事,因為當時只有百元鈔,沒有仟元鈔,老板常常會算錢算到睡著。

▲特製收錢長條桌。

夕陽產業轉型

民國70年代,大家樂盛行,全台風靡簽賭,台灣工資逐漸高漲,台幣也在民國75年至76年左右快速升值,再加上成衣產能過剩,以及東南亞與大陸崛起等因素,台灣的紡織與成衣競爭力迅速衰退。由於紡織業屬於高勞力密集產業,為了尋求出路,民國74年及民國78年各有兩次紡織業及成衣業的產業大外移,許多加工廠外移至東南亞或中國大陸等低工資地區。

紡織及成衣產業從第一大創匯產業到夕陽工業,艋舺服飾商圈近年更接受經濟部工業局與中小企業處輔導,亟思轉型與新的出路。洪文和不諱言地表示,艋舺服飾商圈一定要轉型,目前初步已找出幾個方向:

1.調整銷售模式

由於艋舺服飾商圈過去七成以批發生意為主,三成才是做零售生意,在批發市場急遽衰退後,零售無法立即補上缺口,造成店家生意慘淡,因此未來將朝向批發零售各占比一半的銷售方式。

此外,如何精進店家的零售技巧,也是艋舺服飾商圈的一大考驗。由於此地多為老一輩的店家,對於時下最潮的流行趨勢並不在行,因此必須從頭學習櫥窗擺設、衣服穿搭,乃至於零售推銷技巧等。

2.產業觀光化

「產業觀光化」是未來發展的主軸。洪文和認為,艋舺服飾商圈的獨特性在於這裡的文化與故事,希望顧客不是只有買衣服,也能共同分享當年的盛況。

同時也將推動體驗式行銷,讓顧客在這裡都能買到屬於自己或與朋友、家人共享、獨一無二的服飾。

從MIT、DIT到BIT

台灣紡織功力目前在全世界已經屬於前段班的學生,像是Goretex的布料為各大知名品牌所採用;2014年法國的「費加洛報」更曾以「台灣贏在更衣室」專文來讚許台灣的紡織成就;台灣的機能性布料在全球市占率更是達到七成以上。

紡織產業屬於高勞力密集產業,過去台灣曾以MIT(Made in Taiwan)著稱於世,然隨著台灣工資高漲,東南亞及大陸崛起,而被取代。

▲西園29服飾創作基地。

為了突破困境,政府近年積極培育國內設計師,希望能推動DIT(Design in Taiwan),目前已有國內設計師到國外拿到設計大獎,證實台灣的服飾設計能力已有國際級水準,可謂小有成果。「西園29服飾創作基地」即是台北市政府文化局與經濟部工業局合作,借重中華民國紡織業拓展會的專業,以專案合作方式推動,希望成為一個服飾設計的平台。

有了DIT的實力後,台灣紡織與成衣產業,最重要的目標在於BIT(Brand in Taiwan),希望台灣能夠自創品牌,走出代工困境。

▲西園29內觀。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