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以總理納坦雅胡戰爭罪遭通緝 川普代出氣制裁國際刑事法院

記者連國程/國際中心

美國總統川普6日再簽署行政命令,對國際刑事法院(ICC)實施制裁,川普指控對方近期「創造危險先例」,使美國人面臨「騷擾、虐待和被逮捕」的風險,還對美國及以色列進行「非法且毫無根據的行動。」

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訪美期間,川普制裁國際刑事法院。(圖/翻攝自納坦雅胡IG b.netanyahu)

▲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訪美期間,川普制裁國際刑事法院。(圖/翻攝自納坦雅胡IG b.netanyahu

川普在行政命令中寫下:「國際刑事法院的行為威脅到美國的主權,並破壞了美國政府及我們的盟友在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工作的關鍵作用。」

美聯社引述美國公民自由聯盟國家的律師霍格爾(Charlie Hogle)指出:「在世界各地受到迫害的人求助無門時,可以尋求國際刑事法院的幫助,而川普總統的行政命令將讓他們更難尋求正義。」華盛頓的人權團體執行長耶格爾(Sarah Yager)受訪時也表示:「你可以不同意法院及其運作方式,但這已經超出了底線。」

正逢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訪美期間,川普簽這項命令可以說是義氣相挺。國際刑事法院在2024年11月對納坦雅胡發布通緝,指控他涉嫌在加薩地區犯戰爭罪,但以色列否認這些指控,同樣遭通緝的還有哈瑪斯的指揮官,白宮6日發聲明譴責國際刑事法院將以色列及哈瑪斯在道德上相提並論「很可恥。」

拜登在2024年11月也批評國際刑事法院通緝納坦雅胡「令人憤慨」,並表示以色列和哈馬斯之間不存在對等關係。面對美國政府的不滿,國際刑事法院2024年12月發表聲明,呼籲成員國團結起來「減少可能的制裁風險,以便法院能夠繼續進行工作並履行其任務。」

拜登於2024年11月曾批評國際刑事法院通緝納坦雅胡。(圖/翻攝自拜登臉書)

▲拜登於2024年11月曾批評國際刑事法院通緝納坦雅胡。(圖/翻攝自拜登臉書)

國際刑事法院成立於2002年,負責審理在國際間犯下危害人類罪、戰爭罪等暴行的個人或國家,目前有超過120個成員國,美國跟以色列都不在其中,也曾多次拒絕對方調查。

川普向來不滿國際刑事法院,2020年,國際刑事法院主動調查美軍是否在阿富汗犯下戰爭罪,當時川普就凍結調查人員在美國的所有財產,且限制他們跟家屬入境美國,這些制裁在拜登上任後被撤銷。

川普6日強調美國和以色列都有健全的司法系統,「永遠不該受到國際刑事法院管轄。」事實上,美國眾議院曾在1月9日通過「非法法庭反制法案」(Illegitimate Court Counteraction Act)要制裁國際刑事法院,該法案後來在參議院被民主黨擋下,並未過關。

納坦雅胡6日送川普兩個呼叫機當見面禮,一個是黃金打造的,另一個則是普通型號。這份禮物的弦外之音指的是以色列在2024年9月策畫的黎巴嫩呼叫器爆炸案,當時造成3千多名真主黨成員及平民傷亡,納坦雅胡訪美炫耀戰績,被批冷血。川普則回贈兩人會面的合照,並在上面寫:「獻給BiBi,一位偉大的領袖。」

#國際頭條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