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分屍嫌犯疑「更生過程」不順遂 警:壓力造就反社會性

記者江俊緯/高雄報導

張姓凶嫌犯案後相當冷靜,附近鄰居指出張男平時一人獨居、個性孤僻、鮮少和鄰居往來,但會參加中高齡者的聚會,並時常吹噓自己十分富有。專家也指出,張男過去曾入監服刑,可能是在重返社會的過程不順遂,因此發展出反社會人格。

若無其事走在大街,手中還提著黑色塑膠袋,裡頭正是失蹤婦人的身體殘骸,棄屍過程中張姓凶嫌行經多處鬧區神情愜意,沒有露出絲毫不安,而在鄰居眼中張男平時行為就相當怪異。

凶嫌鄰居:「沒有什麼不良的習慣,但是看起來是怪怪的,(怎麼個怪法?),有時候好像沒穿褲子跑到前面,這個附近的人人家在抗議。」

據了解,張男早在1986年就犯下竊盜、搶奪、毀損、妨害性自主等罪,遭軍法判處無期徒刑,不過服刑10年後就假釋出獄,2019年又因偷腳踏車鋃鐺入獄,出獄後張嫌無業維生投靠哥哥一家,不過去年哥哥因病過世,張男便一人獨居,與旁人鮮少往來,但會參加一些中高齡者的聚會,並經常吹噓在台北有房、個性高調、愛炫富搭訕,甚至以經營複雜的男女關係自豪。

民眾:「聽說他來的時候好像隨時隨地,就是口袋都裝大把鈔票,對,(大概是多大的數目?),大概就是5萬10萬。」

儘管罪證據鑿,但張男矢口否認,警方指出面對訊問,張男態度冷靜,但一提到關鍵字卻是守口如瓶,展現出強烈攻防意識。

資深刑警林子翔:「根據辦案經驗,這起案件犯嫌專挑熟人下手,而且是連續犯案,很顯然他具有人格異常的問題。」

另外犯罪心理學專家更指出,張男身材矮小,長期承受工作、生活、經濟等壓力,導致更生過程失敗,出現反社會人格,最終不知悔改還變本加厲,最終犯下連續殺人案。

資深刑警林子翔:「因為他出獄已經10多年了,這樣的犯罪手法絕對不是最近才開始,因此要特別清查他出獄前後的人際網絡關係,這段時間若是有親友莫名失聯,極有可能是遭到他的毒手。」

目前檢警已鎖定張嫌的連續殺人模式,並著手調過去行蹤,希望藉由凶嫌行凶動機拼湊案情真相。

三立新聞台
#高雄連續殺人案
推薦專題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平溪天燈節!20呎大型金蛇主燈放飛祈福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