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乾隆當年怎麼稱呼英國?竟脫口用了「這1詞」後人笑:難怪輸慘了

新奇中心/綜合報導

乾隆皇帝當年流傳許多故事。(示意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乾隆皇帝當年流傳許多故事。(示意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清朝乾隆時代乍看是帝國盛世,但卻面臨諸多挑戰,尤其對於國際外交的無知,就是一項。由於清朝總以天朝自居,對於亞洲以外的地方,幾乎無所知悉,某次乾隆接見英國公爵團時,由於不知道他們到底是什麼人,以為只是邊疆民族,就稱呼其為「小國」。

乾隆八十歲大壽宴時,不少外國使節遠道而來,但當時沒有現代化交通工具,即便順利抵達,可能都是好幾個月之後的事了。英國公爵團姍姍來遲,送上各種西式物品當禮物,不過乾隆看了看興趣缺缺。

英國使節送禮後提出想與中國通商之計畫,但立刻被否決,乾隆以此為由寫了一封聞名後世的信給英國,部分內容如下:天朝地大物博,無需與「小國」進行貿易往來,若是爾等小國需要絲巾、瓷器等物品或糧食,天朝必會加以體恤。

乾隆將當年的英國,稱之為遙遠的小國。(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圖庫)

▲乾隆將當年的英國,稱之為遙遠的小國。(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圖庫)

在乾隆眼中,英國是「小國」,原因為「地處偏僻,距離天朝遙遠」,以天朝觀體恤他們資源貧乏,無需納貢,只需「心向天朝」。想當然,歷經工業革命的英國,早不是乾隆所稱的小國,後來更直接用武力迫使中國通商,簽訂不平等條約、 領事裁判權等等。從乾隆面對英國的無知,就能一窺清朝為何而亡了。

 
#歷史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